第24屆世界法哲學與社會哲學大會
邀請函
2009年9月15日-20日,第24屆世界法哲學與社會哲學大會將在北京舉行。世界法哲學與社會哲學大會由世界法哲學與社會哲學協會(Internationale Vereinigung für Rechts und Sozialphilosophie)組織。
自1909年在柏林建立以來,該協會始終致力于推進世界范圍內對相關學科的研究與傳播。目前,世界法哲學與社會哲學協會已經成長為一個由46個彼此獨立、自發運作的分會組成的國際性組織,為各國法學研究者的交流與合作提供著平臺。
兩年一度的世界法哲學與社會哲學大會(IVR Congress)大會由全席大會、專題討論會與特別討論會三個部分組成。全席大會發言人均為世界范圍內最有影響力的學者,德國哲學家于爾根·哈貝馬斯、英國法學家尼爾·麥考密克、美國法學家羅納德·德沃金等都曾在全席大會的講壇上留下身影。所有與會者均可申請組織專題討論會。與會者提交的論文均在會前以不同形式結集出版。
本次大會由中國法學會、中國法理學研究會共同舉辦。會議主題為“全球和諧與法治”("Global Harmony and Rule of Law")。“和諧”思想在東西方哲學中都舉足輕重。 “全球和諧”則囊括了眾多為人類共享的理想。這些理想旨在處理國家間、文化間、法律體系間、甚至人與自然間關系。本次大會旨在為不同背景的學者提供一個交流與合作的平臺,以探討法治在推進全球和諧過程中的角色。本次大會業已確定由約瑟夫·拉茲、羅伯特·阿列克西等作為全席大會發言人。詳細名錄請見附件。與此同時,我們誠摯地歡迎與會者組織小組討論。相信這樣的討論不但有助于滿足學術上的志趣,而且能夠促成深入的交流與合作。
值此世界法哲學與社會哲學協會百年華誕,我們誠摯地邀請您蒞臨本次盛會。您可以選擇提交論文或組織小組討論。協會的工作語言為英語、法語和德語,中文論文和組織方案亦可接受,但以英文為宜。
如果您希望組織小組討論,請提交組織方案。組織方案中應當包括對所選擇題目背景的介紹和希望邀請的學者。作為小組討論的組織者,您需要對所選題目進行深入研究,并對提交的論文進行審閱。http://www.chinalawsociety.com/info.asp?infoid=18為您提供了大會建議的題目,但您仍可以自行決定選題。
會議論文的摘要、小組討論的方案可于2009年6月15日之前用電子郵件的形式發送到如下地址:
中國政法大學朱明哲ivrcongress24@gmail.com
會議論文的全文須于2009年6月15日之前發送到以上電子郵件地址。
全席大會發言人簡介
約瑟夫·拉茲(Joseph Raz):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牛津大學博士。拉茲教授是當今法律實證主義的代表人物。
羅伯特·阿列克西(Robert Alexy):德國基爾大學法學院教授,哥廷根大學博士。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基本權利、法律論證理論等。
安托萬·加拉邦:(Antoine Garapon):法國司法高等研究院主任,巴黎第二大學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比較司法。
卡洛爾·古爾德(Carol Gould): 美國天普大學教授,天普大學全球倫理學與政治學研究中心主任,耶魯大學博士,世界法哲學與社會哲學協會美國分會主席。古爾德教授的研究領域非常廣泛,主要涉及國際倫理學、民主理論、人權等領域,目前主要從事全球化民主與人權問題的研究。
張偉仁(Chang Wei-jen):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臺灣大學教授,哈佛大學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法制史與中國法律思想史,對先秦、明朝法制與思想皆有深刻見解。
約安娜·庫蘇拉迪(Ioanna Kucuradi):土耳其海瑟臺普大學教授,土耳其哲學協會主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哲學講席人,人權哲學研究與應用中心主任,伊斯坦布爾大學博士。庫蘇拉迪教授在希臘哲學、康德哲學、人權等等方面建樹頗豐。
烏蓬德拉·巴克西(Upendra Baxi):英國華威大學教授,印度德里大學前任副校長,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巴克西教授治人權有年,尤長于研究發展中社會的人權與法律發展,以及出于社會中不利群體的權利狀況。教授對印度法律體系亦多有批判性分析。
信春鷹(Xin Chun-ying):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西方當代法哲學、后現代法哲學、人權、憲 政。
森村進(Susumu Morimura):日本一橋大學法哲學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自由主義思想、歐洲研究、人權理論。
第24屆世界法哲學與社會哲學大會網站為: http://www.chinalawsociet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