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伦久视频免费观看视频,国产精品情侣呻吟对白视频,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韩国三级HD中文字幕

中國政法大學成功申獲歐盟伊拉斯謨項目
發(fā)布日期:2009-09-12  來源:中國政法大學國際合作與交流處  作者:佚名

中國政法大學成功申獲歐盟伊拉斯謨項目

中國政法大學國際合作與交流處

由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Vrije Universiteit Brussel)等9所歐洲高校和中國政法大學等11所中國高校共同參與申請的歐盟伊拉斯謨(Erasmus Mundus)ECW LOT 14項目成功獲歐盟資助。

伊拉斯謨ECW LOT 14項目由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牽頭,聯(lián)合其它8所歐洲地區(qū)高等院校和包括中國政法大學在內的11所中國高校共同申請。本項目是由歐盟設立并資助的獎學金項目,為伊拉斯謨對外合作窗口框架內的一個子項目,項目資助金額達519.97萬歐元,資助期為2009年—2013年,共5年。此項目資助計劃主要在以上20所合作院校間開展,資助對象包括各申請院校的本科、碩士和博士生,以及博士后及教師。中方受資助人員可赴歐洲9所成員單位的任一高校學習或研究,中方成員院校同時接收歐方受資助人員訪學。

首次項目協(xié)調會將于9月24-25日在中國政法大學召開,目前學校相關部門正在積極進行籌備工作。

該項目成員單位如下:

歐方高校:

1. 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Vrije Universiteit Brussel (比利時)

2. 比利時國立根特大學Universiteit Gent (比利時)

3. 歐洲大學研究所European University Institute (意大利)

4. 波蘭國立羅茲大學University of Lodz (波蘭)

5. 科克大學University College Cork(愛爾蘭)

6. 杜伊斯堡-埃森大學University of Duisburg-Essen (德國)

7. 列支敦士登大學 HOCHSCHULE LIECHTENSTEIN (列支敦士登)

8. 薩班哲大學Sabanci University (土耳其)

9. 格拉那達大學University of Granada (西班牙)

中方高校:

1. 中國政法大學

2. 中國人民大學

3. 中國傳媒大學

4. 同濟大學

5. 四川大學

6. 西安交通大學

7.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8. 沈陽師范大學

9. 燕山大學

10. 西北工業(yè)大學

11. 山西大學

--------------------------------------------------------------------------------

相關資料:

1、 歐盟伊拉斯謨項目介紹

“伊拉斯謨計劃”即歐盟高等教育交流與合作計劃,以16世紀歐洲杰出學者伊拉斯謨·蒙杜斯的名字命名。第一期“伊拉斯謨計劃”從2004年開始實施,到2008年結束,總預算為2億歐元。歐盟于2009年啟動了為期5年的第二期“伊拉斯謨計劃”,總預算升至9.5億歐元。歐盟伊拉斯謨項目從2004年發(fā)起以來進展順利,該項目旨在吸引更多外國教師和學生在歐洲高校學習,加強歐盟成員國高校間的學術聯(lián)系,提高歐洲高等教育的質量和競爭力,擴大歐洲高等教育在世界的影響。同時,項目也面向第三國(歐洲以外)的留學生和訪問學者。為進一步擴大該項目的影響力,目前歐盟委員會已決定啟動新的伊拉斯謨2009-2013計劃,伊拉斯謨ECW LOT 14項目就是其中之一。

2、歐盟“伊拉斯謨世界”計劃:向外國學子敞開高等學府大門

(資料來源:《光明日報》,http://www.china.com.cn/chinese/2002/Jul/175783.htm)

歐盟委員會7月17日推出了醞釀已久的開放歐洲大學計劃,旨在加強歐洲和世界其他地區(qū)之間的人才交流。根據這項命名為“伊拉斯謨世界”的計劃,歐盟從2004年到2008年間將投資2億歐元,提供250個學科的“歐盟碩士”課程和歐盟助學金,吸引世界其他地區(qū)的學生和教師到歐盟學習和進修,同時鼓勵歐洲學生走向世界,促進歐洲和其他地區(qū)的文化交流。

歐盟專門為落實該計劃投入的2億歐元資金,除用于“借一切機會宣傳歐洲大學”和教授語言課程外,將全部作為每人每月平均1600歐元的助學金,提供給來自世界其他地區(qū)的4200名大學生。他們將到歐盟成員國有關各大學中,完成最多為兩年的“歐盟碩士”學業(yè)。畢業(yè)生將獲得歐盟成員國正式承認的文憑。

其他國教師也將被邀請到歐洲進行3個月的教學或科研訪問,每人享受1.3萬歐元的生活津貼。歐盟委員會特別強調,為了防止對發(fā)展中國家造成人才流失,畢業(yè)生或教師必須在完成預定學業(yè)或教學后返回自己的祖國,以此作為發(fā)放助學金或津貼的條件。

與此同時,歐盟還將資助各成員國的4000名學生和800名教師到其他國家學習和進修,以此鼓勵各成員國與其他國家的高等學府建立至少三年的校際合作關系。

歐盟委員會主席普羅迪當天表示,這是歐盟向其他地區(qū)發(fā)出的“最具誘惑力的召喚”,目的是加強歐洲大學在世界名牌大學中的吸引力和競爭力,以及促進不同地區(qū)和文化之間的對話與理解。

3、歐盟“伊拉斯謨計劃”資助領域延伸

(來源:中國教育報,http://www.cnr.cn/jy/cglx/ms/ez/200903/t20090304_505257377.html)

歐盟委員會近日正式啟動第二期“伊拉斯謨計劃”(2009-2013)。經過對第一期“伊拉斯謨計劃”的總結和改進,第二期計劃呈現出一些新的特點。

資助領域延伸至聯(lián)合博士學位項目。在第一期資助開辦聯(lián)合碩士學位項目的基礎上,新計劃增加了聯(lián)合博士學位項目。至此,“伊拉斯謨計劃”已經涵蓋高等教育的各個層次。同時,第二期計劃總預算從第一期(2004-2008)的2.3億歐元大幅提升至9.3億歐元。非歐盟國家大學的參與空間將擴大,第三國大學或高等教育機構可作為合作方參與聯(lián)合辦學體,與歐洲的大學共同合作開辦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課程項目。歐盟還在計劃中注入了新的理念,更加注重貫穿質量保障意識,增強學生與學者應對就業(yè)市場需求的理念以及重視聯(lián)合辦學項目的可持續(xù)性。

值得注意的是,第二期“伊拉斯謨計劃”將一些國家增列為獨立項目區(qū),在第一期計劃中的俄羅斯、印度和巴西等獨立項目區(qū)的基礎上,今年新增埃及、中國、阿根廷等國為獨立項目區(qū)。新計劃對中國的預算總額為2600萬歐元,提供875個獎學金名額,超過了印度。同時,鼓勵歐洲大學加大與中國中西部大學的合作力度,根據中國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實際需要,重點資助農業(yè)科學、建筑城市與區(qū)域規(guī)劃、商業(yè)與管理學、教育與師資培訓、工程與技術、地理地質、法律、醫(yī)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等領域的合作。

本站系非盈利性學術網站,所有文章均為學術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權利問題請與我們聯(lián)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