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伦久视频免费观看视频,国产精品情侣呻吟对白视频,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韩国三级HD中文字幕

李莉娟委員:對漢藏雙語法律人才進行“訂單式”培養
發布日期:2020-05-31  來源: 民主與法制時報  作者:李卓謙

全國政協委員、青海民族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李莉娟所在的青海民族大學法學院,是青藏高原最早成立的法學專門人才培養基地,自1989年開始便在全國率先培養漢藏雙語法律專門人才。

作為高校教師,人才培養問題是李莉娟最為關注的議題。因此,她每年都會將雙語法律人才培養的建議帶到全國兩會上。今年,她繼續為雙語人才培養發聲,呼吁在民族地區社會治理現代化背景下,對雙語法律人才進行“訂單式”培養。

基層雙語法律人才匱乏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法治建設邁出重大步伐,黨的十九大報告重申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必須堅持厲行法治。
在李莉娟看來,正因如此,以創新思維,培養政治上可靠,業務上過硬,既能扎根于基層,又能服務于全局的法律職業者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社會的重中之重和關鍵抓手,也是關系國家長治久安、推進民族地區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重大課題。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之后,全面依法治國戰略在某種程度上促進和刺激著民眾權利意識和法律意識的提高,其中最為直觀的表現則是人民法院訴訟數量的漸次上升!崩罾蚓暾{查發現,就青海省某區人民法院僅一年受理的各類案件數就達3891 件之多,從案件受理數上來看,幾乎可以拔得該地區頭籌。

但是,她也發現,對較為偏遠地區的基層人民法院而言,囿于辦案人員不足等限制,難以應對數量如此之多的訴訟案件。除此之外,廣大藏區能夠熟練使用漢藏雙語的法官及輔助人員的缺口較大。

李莉娟介紹說,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青海廣大藏區司法機關越來越難以適應藏區農牧民群眾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訴訟的需求,出現了法律術語翻譯跟不上、因方言差異舉證難等新問題,直接影響到藏區當事人權益的保護。

“目前,青海省各級司法機關,尤其是位于少數民族地區的基層司法機關面臨的最重要問題是漢藏雙語司法工作人員緊缺!崩罾蚓暾f,究其原因,一方面因為廣大藏區地廣人稀高寒缺氧,條件艱苦,加之法律職業資格的高門檻,很難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另一方面,傳統模式培養的法律職業者,要么專業能力不夠過硬,要么漢藏雙語的雙向互譯能力不足,特別是將法治精神用雙語明確體現的能力普遍不足,無法滿足需要。

高校法學院優勢沒有得到發揮

“雙語法律人才的匱乏是青海省基層政法部門面臨的最主要問題之一,由高校培養專門的雙語法律人才和將現有的政法干警分批逐步培養為既懂雙語又懂法律的人才是解決這一問題的出路!崩罾蚓暾f。

據她介紹,青海民族大學作為青海民族法律人才培養的搖籃,一直承擔著漢藏雙語人才培養的重任,早在1984年6月,受青海省人民檢察院的委托,經教育部批準,就開辦過檢察干部專修班。1989年11月,該校又與青海省人民檢察院簽訂協議,將藏族班40名藏族學生定向培養為兼通漢藏兩種語言文字并能從事檢察業務工作的檢察干部。2009年,青海民族大學又積極響應中央有關政策,在原來就有培養雙語法律人才經驗的基礎上,開設了“漢藏雙語訴訟本科班”,制定了突出“雙語”特點的專門培養方案,配備了優秀的漢藏雙語師資。除此之外,青海民族大學還與國家法官學院青海分院合作舉辦了數期“雙語法官培訓班”。

李莉娟表示,這些措施,不僅為西部地區培養了法律專業方面的特殊人才和緊缺人才,而且通過舉辦上述各類法律教育班,強化了法學院的學科建設。但她也指出:“這些模式都存在培養單位和用人單位之間缺乏銜接的問題!

“主要原因還是在于政法部門不了解高校培養雙語法律人才的具體情況,找不到所需要的雙語法律人才,現有干警的培訓也沒有有效利用高校雙語法律師資,沒有形成長效機制!崩罾蚓暾f。

同時,李莉娟也提出,雙語法律人才就業困難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建議對雙語法律人才進行“訂單式”培養

李莉娟認為,要從根本上解決上述問題,不僅需要用人單位與開展法學教育的教育機構精誠合作,更需要由用人單位牽頭,法學院校實施“訂單式”培養。

“廣大藏區乃至省市一級的人民法院急需相當數量的雙語人才儲備,更需要成熟可靠,能源源不斷供應雙語人才的教育培養體系!崩罾蚓暾f,在這樣的培養模式下,才能夠培養出具有現代法治思維和法治理念,系統掌握法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同時又能熟練運用藏語,具備藏語交際能力和翻譯技巧等雙語使用技能,幫助當事人用自己的語言文字進行訴訟的法學專門人才。

在她看來,這樣的人才既熟悉藏區傳統、習慣、風土人情,具有較強法律意識,又具備從事法律工作及法律服務的基本技能,有濃厚科學素養和人文素質,可以成為“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有后勁”的地方雙語法律人才,從而為解決雙語法官斷層問題,穩定、充實藏區司法職業隊伍奠定扎實的基礎。

基于高校和政法部門之間缺乏雙語法律人才培養的合作平臺和機制,李莉娟建議由用人單位在培養單位設立“雙語人才培養(培訓)基地”,并從立項審批、資金籌集到建成使用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在雙方共同努力下,將雙語法律人才的培養(培訓)常態化、制度化。

她還建議制定專門招生方案,由政府牽頭在招生方面給予培養大學特殊政策支持。即從高考被錄取并通曉藏語的應屆畢業生中選拔一定數量學生,委托培養大學法學院對其進行“訂單式”全日制法學本科教育。數量應結合基層檢察機關和當地法律服務市場的實際需求,招生規模應適度。

為了改變高校培養的雙語法律人才找不到工作崗位,實務部門又找不到雙語法律人才的局面,李莉娟建議出臺就業照顧政策,由用人單位積極向人事主管部門爭取,在漢藏雙語法律人才選拔、錄用方面給予傾斜招考政策。

責任編輯:徐子凡
本站系非盈利性學術網站,所有文章均為學術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權利問題請與我們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