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我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經過全國上下艱苦努力,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這是醫務工作者、人民解放軍指戰員、社區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層干部、志愿者們的堅守奉獻,也是堅持在法治軌道上全面推進依法防控、依法治理所取得的成效。
在法治軌道上統籌推進各項防控工作
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我國疫情防控及應急管理法律體系已經初步形成,但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應對中暴露出一些短板。必須以良法善治為引領,進一步完善疫情防控相關立法,加強配套制度建設,著力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疫情防控法治體系。新冠肺炎疫情發生,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法治軌道上統籌推進各項防控工作,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順利開展。”要從完善疫情防控相關立法、嚴格執行疫情防控和應急處置法律法規、加大對危害疫情防控行為執法司法力度、依法做好疫情報告和發布工作、加強對相關案件審理工作的指導、加強疫情防控法治宣傳、強化疫情防控法律服務等方面,依法科學有序防控疫情。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始終堅持在法治軌道上推進疫情防控各項工作,從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各環節發力,切實推進依法防控,依托法治提升國家治理效能。
強化人民立場、法治意識和大局觀念推進依法防控
堅持人民立場,深刻理解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的實質。廣大人民群眾既是依法治國的實踐主體,也是依法防控的力量源泉。始終堅持公開透明,讓群眾及時、準確、全面知曉疫情信息,使其樹立更強的風險防范意識,切實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通過各種形式廣泛征求、聽取群眾的意見和建議,積極發動群眾自主參與,展開充分的信息交流與溝通,動員全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疫情防控。一切為了人民、依靠一切人民、保護人民一切,是依法防控疫情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唯有堅持人民立場,才能廣泛動員群眾、組織群眾、依靠群眾,積極落實聯防聯控、群防群控、依法防控措施,凝聚起共克時艱的強大合力,用法治守護好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和生活安定有序。
增強法治意識,深刻理解疫情防控“總體戰”的內涵。歷史的經驗和教訓告訴我們,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是增強“社會免疫力”、提高“整體戰斗力”的良方;法治興則國家興,法治衰則國家亂。疫情防控是一場總體戰,法治是其中重要一環。越是在緊急狀態,越需要厲行法治,強化法治理念、嚴格遵守法治原則,切實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能力。
強化大局觀念,深刻理解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意旨。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病毒前所未見,只有充分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厚植家國情懷、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動員全社會乃至全世界參與其中,才有可能盡早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因此,依法防控就是要服務國家疫情防控大局,鼓勁而不添亂,整合而非割裂,聚焦正能量,理性平和傳遞依法防控、依法治理思想。
掌握辯證思維和法治思維推進依法防控
“提高辯證思維能力,要求我們客觀地而不是主觀地、發展地而不是靜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統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聯系地而不是孤立地觀察事物、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辯證思維強調抓住關鍵、找準重點,分析和解決問題善于一分為二、統籌兼顧,在對立中把握統一,在統一中把握對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平衡公共利益(尤其是公共衛生安全)和個人合法權益,嚴厲打擊利用疫情哄抬物價、詐騙、制假售假、抗拒疫情防控等違法犯罪行為和依法嚴懲失職瀆職、貪污挪用等犯罪行為,就是辯證思維在依法防控實踐中的實例。疫情防控及應急管理是一個復雜廣泛的系統工程,必須堅持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相統一,協同推進野生動物保護、食品安全等相關領域的制度配套建設。要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依法防控重要講話精神,培養自身的辯證思維能力,理性、全面、比較、發展地看待問題,不偏頗、不盲目、不沖動、不苛責。
法治思維是以法治價值和法治精神為導向,運用法律原則、法律規則、法律方法思考和處理問題的思維模式。“提高法治思維能力,要求增強法治觀念,尊崇和遵守憲法法律,做到在法治之下,而不是法治之外,更不是法治之上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自覺在法治軌道上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法治思維的要義在于增強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養成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辦事依法、解決問題靠法的良好習慣。在依法防控疫情工作中堅持法治思維,通過嚴格執法彰顯法律權威,促進全社會形成依靠法治解決各種社會矛盾和糾紛的共識,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作者單位 陜西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