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伦久视频免费观看视频,国产精品情侣呻吟对白视频,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韩国三级HD中文字幕

疫情防控 如何善用法治武器
發布日期:2020-04-01  來源:中安在線

防控疫情離不開法治保障。圍繞依法科學有序防控,我省出臺了哪些針對性措施?這些依法防控舉措實施效果如何?本報記者進行了調查——

  緊急立法 完善制度供給

  ● “截至3月14日,已曝光企業和個人100多條失信信息。 ”

  ——省發改委財金信用處副處長 舒暢

  ● “做好非常時期的應急處置工作,相關法律制度的配套也要跟得上。 ”

  ——安徽大學法學院教授 李明發

  2月16日,任某某因私自允許其他村民到家中聚會,造成人員聚集,被阜陽市公安局潁泉公安分局行政拘留5日;2月10日,張某某因辱罵卡點執勤人員,被蒙城縣公安局罰款500元……打開信用安徽網站,首頁上“安徽省妨害疫情防控失信曝光臺”的專欄映入眼簾,全省妨害疫情防控的企業和個人信息在這里被集中曝光。

  “截至3月14日,已曝光企業和個人100多條失信信息,涉及市場監管、衛生、交通等多個領域。 ”省發改委財金信用處副處長舒暢介紹,疫情發生以來,省信用辦和省發改委加強了妨害疫情防控失信行為信用信息的歸集和懲戒工作,接下來各地各部門將對失信企業和個人在行政審批、招投標、政策優惠、評先評優等方面采取限制措施。

  將妨害疫情防控的企業和個人納入失信名單,是我省堅持依法防控的一項有力措施。 2月9日,省人大常委會通過《關于依法全力做好當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決定》。 《決定》第九條規定,“個人有隱瞞疫病史、重點地區旅行史、與患者或者疑似患者接觸史、逃避隔離醫學觀察等行為,除依法嚴格追究相應法律責任外,有關部門還應當按照國家和本省規定,將其失信信息向本省公共信用信息平臺歸集,并依法采取懲戒措施。 ”

  “做好非常時期的應急處置工作,相關法律制度的配套也要跟得上。 ”安徽大學法學院教授李明發認為,此次疫情傳播速度快、感染范圍廣、防控難度大,除了要落實國家層面上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法律,還需加強地方立法的配套制定工作。 “省人大常委會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緊急立法,結合我省實際制定防控措施,更具針對性和操作性。 ”

  鐵腕執法 嚴打頂風作案

  ● “我們加大了對醫用防護用品的執法檢查力度,嚴厲打擊制假售假、哄抬物價行為。 ”

  ——合肥市廬陽區逍遙津市場監管所執法人員

  ● “案件從立案到審判,僅用時3天,希望以此提醒群眾非法狩獵的危害性。 ”

  ——安慶市宜秀區法院有關負責人

  疫情發生后,醫用防護物資成了緊缺貨。少數人把危機當“商機”,通過銷售假冒偽劣口罩牟取利益。 “為防止相關企業和個人在疫情期間鉆空子,我們加大了對醫用防護用品的執法檢查力度,嚴厲打擊制假售假、哄抬物價行為。 ”廬陽區逍遙津市場監管所執法人員告訴記者,疫情發生后,當地市場監管部門已經查處了多起銷售假冒偽劣產品案件。

  前不久,位于合肥市廬陽區壽春路的百藥堂大藥房因涉嫌銷售假冒“3M口罩”,被廬陽區市場監管局處以罰款5萬元的行政處罰。據悉,該藥房法人張某于今年1月29日從安徽大市場合肥金城勞保用品商行殷某某(已另案處理)處,以每只15元的單價批發購進涉案口罩500只,隨后以每只22.5元的零售價對外銷售。后經查明,張某所售口罩最高過濾效率僅為33.6%,不符合涉案產品包裝標簽明示的≥90%的技術要求,被判定為不合格產品。

  追蹤病毒產生的源頭,人們把目光聚焦到野生動物身上。 2月2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關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向非法狩獵和野味市場發出全面禁止令。我省也向野生動物違規交易“亮劍”,開展聯合打擊野生動物非法貿易專項行動。截至3月13日,共立案7起,結案2起,罰款10.81萬元,查獲野生動物747只,產品437.8公斤,移交森林公安機關1起。

  3月13日,安慶市宜秀區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一起非法狩獵案。經查,被告人崔某某伙同被告人王某政等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同時也是安慶市規定的禁獵期間,在未取得野生動物狩獵資質的情況下,利用鐵絲制成的獵捕器在宜秀區大龍山林場非法狩獵6只黃麂。 “這是安慶市疫情期間審結的首例非法狩獵案件,案件從立案到審判,僅用時3天,希望以此提醒群眾非法狩獵的危害性。 ”宜秀區法院有關負責人表示。

  前移服務 助力依法防控

  ● “我們梳理出防疫期間省內發生的幾起典型處罰案例,希望居民看了之后能知道硬闖卡點,不配合檢查都是法律不允許的。 ”

  ——省高級法院高級法官 高洪波

  ● “小組一共11名成員,都是法律界人士,在他們的參與下,能夠保障區里出臺的各項措施合法合規,相關部門執法程序更加規范。 ”

  ——淮南市潘集區司法局副局長 胡云云

  村居等基層單位是疫情防控的前沿陣地。記者采訪發現,上級部門下發的各類通知、要求,有時存在相互沖突和解釋不到位的問題,給基層防控造成不必要的干擾。針對這些問題,我省多地在實踐中摸索解決之道。

  在合肥市蜀山區五里墩街道的各個防疫卡點,除了街道、社區工作人員,還有省高級人民法院的32名法官駐守,他們既為居民當防疫“守門人”,又做普法“明白人”。高級法官高洪波參與值守前認真學習了合肥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的各項通告,居民有啥不明白的,他總能第一時間作出明確解釋。

  “我們梳理出防疫期間省內發生的幾起典型處罰案例,希望居民看了之后能知道硬闖卡點,不配合檢查都是法律不允許的。 ”高洪波告訴記者,以法官的身份參與防控,既能為基層單位提供支援,還能發揮自身專業優勢,在防控中進行普法,讓居民認識到非常時期的公民義務,主動配合疫情防控。

  如何保障相關部門制定的防控措施依法合規?淮南市潘集區請來了專業法律“外援”。該區司法局牽頭成立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法律服務小組”,為區政府相關決策提供法律咨詢意見與建議,對涉法涉權特別是疫情防控工作中群眾關注的熱點焦點問題和涉及安全復工重點行業領域的規范性文件進行合法性審查。

  “小組一共11名成員,都是法律界人士,在他們的參與下,能夠保障區里出臺的各項措施合法合規,相關部門執法程序更加規范。 ”潘集區司法局副局長胡云云介紹。

(記者 范孝東 通訊員 汪毓秀 詹偉偉)

責任編輯:徐子凡
本站系非盈利性學術網站,所有文章均為學術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權利問題請與我們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