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寶元年(公元968年)的一天,主管大理寺的官員雷德驤(音同“襄”)氣沖沖地跑去找宋太祖趙匡胤,告宰相趙普的狀。原來,雷德驤手下的官員為了巴結趙普,在定罪量刑的時候上下其手,出入人罪,完全不把他這個大理寺長官放在眼里。雷德驤咽不下這口氣,就去找皇帝告御狀。雷德驤沒等侍從通報引見,就直接闖進了講武殿,在皇帝面前慷慨陳詞,聲色俱厲,把趙普強買別人房產、受賄斂財之事一起抖了出來,想來個魚死網破。
不過,在宋太祖的心理天平上,趙普的分量是遠遠超過雷德驤的,至于趙普干的那些貪贓枉法的事兒,宋太祖選擇視而不見,至少在這個時間節點上,趙匡胤仍然選擇信任和支持趙普。宋太祖發火了,訓斥雷德驤:“鼎鐺這些煮東西的家伙都有耳朵,你的耳朵哪去了?你難道不知道趙普是社稷重臣,我的左膀右臂嗎?”趙匡胤掄起手中的柱斧,準確地敲掉了雷德驤的兩顆牙。這還不解氣,“來人,給我拉出去,交給宰相,處以極刑。”
不過,趙匡胤為人心胸開闊,頭腦靈光,眨眼工夫,他氣消了,覺得雷德驤雖然行為不當,但也沒什么大錯,說的話也都在理,所以又下令免了雷德驤的死罪,從輕處罰,以未經允許擅自闖入皇帝辦公場所的罪名將雷德驤貶官了事。
這件事兒在司馬光的筆記《涑(音同“宿”)水記聞》里還有另一個版本。一次,宋太祖正在后花園里拿彈弓打鳥取樂,恰好有大臣來找他匯報工作,還說事情非常緊急,必須馬上見。宋太祖不敢怠慢,立即召見了這位大臣。可是,聽完匯報,宋太祖一臉怒氣地質問這位大臣,“你不是說有急事嗎?這是嘛急事啊?”這位大臣也不含糊,直接懟了回來,“臣以為這件事至少比打鳥緊急吧!”趙匡胤當場就被激怒了,舉起手中的柱斧,用斧柄撞向大臣的嘴,“讓你嘴硬!”宋太祖武將出身,撞擊力度沒得說,干脆利索地敲掉了大臣的兩顆門牙。
只見被皇帝野蠻敲掉牙的大臣不緊不慢彎下腰,把兩顆含血吐出來的門牙撿了起來,揣在懷里。趙匡胤質問道:“怎么的,你要揣著牙去告我?”大臣回答道:“臣不能告陛下,自會有史官記下這件事兒。”宋太祖一聽,也意識到自己失態了,賞了這位大臣一筆錢作為人身傷害賠償金,這件事兒就算過去了。
講史者語:雷德驤闖講武殿這件事兒讓我們看到了人治的弊端,生殺予奪都在當權者的一念之間,充滿了不確定性,讓人無所適從。相對于人治,法治更加文明和理性,以雷德驤的行為而言,在現代法治社會,這屬于擾亂國家機關工作秩序的違法行為,情節輕微的,就是拘留和罰款;情節嚴重的,則要坐上幾年大牢。無論怎樣,都有法律的明文規定可循。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述了厲行法治、摒棄人治的歷史規律和深遠意義。他指出:“歷史是最好的老師。經驗和教訓使我們黨深刻認識到,法治是治國理政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法治興則國家興,法治衰則國家亂。”基于對人治教訓的深刻分析和對治國理政規律的深刻把握,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采取一系列重大舉措,推動黨、國家和社會全面步入法治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