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與前瞻:中國憲法30年
——紀念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頒行30周年
現行憲法的時代化中國化特征 陳斯喜(3)
1982年憲法的人文精神 韓大元(8)
1982年憲法指導思想中的經驗邏輯 李樹忠(12)
論憲法權利體系理論的完善 劉茂林 秦小建(16)
“一國兩制”法律化的歷程 王振民(20)
中國現行憲法修改方式之評析 胡錦光(24)
社會基礎:從憲法到憲政的關鍵條件 周葉中 李炳輝(29)
指定監視居住的制度性思考 左衛民(33)
檢察機關排除非法證據的制度建構 詹建紅(39)
重置成本保險:法理基礎及制度建構
——由“高保低賠”現象引發的思考 康雷閃(46)
法律行為生效:一種新要件體系的證成 易 軍(56)
論承包地收回的權利構造 蔡立東(67)
我國商標搶注法律界限之重新劃定 李 揚(76)
司法克制抑或司法能動
——兼論公共政策導向下的中國司法能動 李清偉(85)
論公共規制中的路徑選擇 宋亞輝(94)
我國民族自治地方變通施行刑法之機制研究
——以刑事和解為視角的考察 劉之雄(106)
廉租房房地產投資信托的域外經驗及其借鑒 李 智(114)
我國勞動關系協調機制整體推進論綱 王全興 謝天長(123)
公共道德例外條款適用中相關措施目標合法性研究
——基于WTO裁決機構回避策略的分析 彭 岳(136)
主權債務債權人的“對價”能力機制分析
——基于訴訟角度的觀察 郭華春(145)
第二十屆全國經濟法理論研討會綜述 焦海濤(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