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伦久视频免费观看视频,国产精品情侣呻吟对白视频,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韩国三级HD中文字幕

《法制與社會發展》2017年第2期
發布日期:2017-03-10  來源:《法制與社會發展》

法制與社會發展(雙月刊)  第二十三卷第2期(總第一三四期)

·本刊特稿·

中國司法改革基本理路解析……黃文藝(5)

·法律文化研究·

論中國古代的罪疑惟輕……孫倩(26)

·西方法哲學·

語義三角理論與法哲學的方法論問題

——兼論自然法學派“不義之法不是法”命題的邏輯自洽性……陳慶(42)

反對形式法治……沈宏彬(61)

法學研究的空間轉向……譚俊(74)

論法律原則的性質及其適用

——權衡說之批判與詮釋說之辯護……王琳(87)

·交叉學科研究·

感知的程序正義

——主觀程序正義及其建構……郭春鎮(106)

社會系統及其互動:刑事和解中“以錢買罪”現象新解……劉濤(120)

·理論縱橫·

法學研究的“田野”

——兼對法律理論有效性與實踐性的反思……王啟梁(133)

“法庭之友”:一種訴訟信息披露機制……項焱海靜(145)

論侵權責任法與無因管理之債的界分與協調

——兼評<侵權責任法>第23條……王道發(165)

民事審限制度的異化及其矯正……唐力(179)

本期執行編輯:喬楠  出版時間:2017年3月10日

 


·法學時評·

    《民法總則》是中國立法的里程碑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的通過,意味著中國民法典編纂邁出了最關鍵、最重要的一步,預示著數代國人的“民法典夢”即將成真。

    民法典的基本內容是揭蘗社會組成原理和運行機制,記栽民眾生活智慧和實踐理性,表達民族精神和固有文化。其基本功能是提供市場經濟的交易規則、保障婚姻穩定和家庭和諧、確立社會組織的法律地位、促進個人自由和全面的人格發展,進而厘定國家權力與民事權利的邊界,提升國家治理能力和社會整合水平。因此,民法典被視為“生活的百科全書”、“權利的圣經”、“市民社會的基本法”并非溢美,而是恰如其分。新中國曾四次起草民法典,均受制于多種條件而半途而廢。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編纂民法典”,可謂因時循勢,立意高遠。

    中國重視民法典編纂的專業性,由黨中央領導,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負責,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國務院法制辦、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法學會參與協力,同時“開門立法”,傾聽民眾呼聲、匯聚專家智識。在德國民法典的編纂期間。德國投入的智力資源和民眾的參與激情曾讓英國法律史家梅特蘭驚訝和羨慕,中國民法典編纂的智力投入和資源動員或更為驚艷。這種立法

機制誕生的《民法總則》,其理念、內容與技術都堪稱上乘。

    理念上,它以保護民事權利為宗旨,彰顯人本主義的法律觀;以現代社會最重要的自由和平等為價值主軸,貫徹私法自治機理;以誠實信用和公序良俗作為民事活動的邊界,將生生不息的社會道德引入法律;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在監護領域將憫孤恤老作為國家和社會的救助義務;溝通技術理性與生活理性,將習慣作為民法的淵源之一,體現國家對社會的容讓和尊重。

    內容上,它從分則提取最大公約數,構成民法典大廈的塔基。它從《民法通則》、民事單行法和人類共同法律文化成果出發,精心參酌中國的社會、經濟和文化情勢,新增個人信息權、數據、網絡虛擬財產權等權利,建構了一個綜合的、具有一定開放性的民事權利體系。它還確立了諸多具有中國元素的制度,如國家監護制度、營利法人和非營利法人的分類等,既反映當下的迫切需求,又為未來的變革預留法律空間。體例上,它一改“民事主體——物——法律行為"三位一體的傳統結構。采“民事主體——法律行為——民事權利——民事責任”的新結構,既符合中國民事立法傳統,更彰顯私法的權利精神和內在邏輯。它將民法定位為基本法,大量運用引致性規范溝通公法與私法、民法與商法、環境法、社會法,妥善解決了現代民法典立法的諸多難題,堪稱允當。

    總之,《民法總則》涵蘊了人類共同理性、中華古典精神和現實生活經驗的精華,必將影響中國人的行為模式和精神世界,它的出臺,使我們有理由相信并期待:中國將誕生一部偉大的民法典!中國立法將由此開啟新時代!

(評論人謝鴻飛)

責任編輯:徐子凡
本站系非盈利性學術網站,所有文章均為學術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權利問題請與我們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