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專論·爭鳴
論香港特別行政區制度的內容、特征和實施條件……………………… 鄒平學 (1)
論財產責任下的責任財產…………………………………………………宋 剛(10)
民事行為能力類型化的局限性及其克服…………………………………朱廣新(18)
論非訟事件審判的程序保障………………………………………………郝振江(27)
刑事證據的定量分析………………………………………………………劉廣三(34)
后危機時代對宏觀審慎監管理念法律化的冷思考………………………黎四奇(44)
草率的言論和粗暴的批評:從“7·16微博事件”看法學研究的教條化
………………………………………………………………………………桑本謙(55)
行政合同的司法探索及其態度……………………………………………葉必豐(66)
可持續發展與環境法治
生態實踐理性:話語創設、法學旨趣與法治意蘊………………………柯 堅(75)
國際法論壇
論中國國際法心態的構成因素……………………………………………何志鵬(82)
國際法框架下的現代海權與中國的海洋維權……………………………江 河(92)
WTO法專欄
國際投資協定一般例外條款研究
——與WTO共同但有區別的司法經驗……………………………………梁丹妮(100)
外國法制
論國會調查權的憲法界限………………………………………………鄭賢君(107)
美國特拉華州二重代表訴訟的實踐及其對我國的啟示……王 淼 許明月(116)
美國憲法修正案與其死刑制度改革……………………………………魏昌東(127)
立法研究
論我國官員財產申報立法的困境及路徑選擇………………汪全勝 張 芃(139)
民事指定再審制度的困惑與完善路徑………………………劉冬京 喻德紅(149)
刑事法專欄
刑事卷宗移送制度的輪回性改革之反思……………………蔡 杰 劉 晶(156)
刑事審級制度的兩種模式:以中美為例的比較分析…………………王 超(163)
論散布“航空詐彈”行為的刑法規制…………………………………劉曉山(170)
法律實務
所有權保留制度若干問題探討
——兼評《買賣合同司法解釋》相關規定……………………………王利明(176)
對“8·16光大事件”內幕交易定性之質疑……………… 陳 潔 曾 洋(184)
略論景觀糾紛的私法解決及其路徑選擇………………………………裴敬偉(192)
本期責任編輯:林亞剛 技術處理:陳愛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