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專論·爭鳴
經濟、社會、文化權利的可司法性研究
——從比較憲法的視角介入…………………………………………………秦前紅 涂云新(3)
網絡空間的表達自由及其限制
——兼論政府對互聯網內容的管理……………………………………………………羅楚湘(15)
民間理性與糾紛解決…………………………………………………………………朱兵強(24)
評價基準與話語維度:對法治文化建設“本土化”的究問
——以西部地區法治文化建設為研究對象……………………………………………曾 哲(30)
轉化犯基本問題研究…………………………………………………………肖本山 趙永紅(35)
關于間接故意犯罪未遂形態的再討論
——以中德比較法視野進行考察與反思………………………………………………熊 琦(41)
區際法與國際法專欄
論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在《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中的地位……………………許軍珂(50)
當下國際知識產權制度調適的主要思路……………………………………………嚴永和(55)
澳大利亞外資并購國家安全審查制度的新發展……………………………張慶麟 劉 艷(62)
可持續發展與環境法治?
并非虛妄的代際公平
——對環境法上“代際公平說”的再思考……………………………………郭 武 郭少青(70)
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碳排放空間的公平分配
——以德班會議《公平獲取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政治立場為分析進路………………劉明明(78)民商法園地
從法律賦能到金融公平
——收入分配調整與市場深化下金融法的新進路…………………………馮 果 袁 康(85)
“競爭權”駁論
——兼論競爭法的利益保護觀……………………………………………王紅霞 李國海(92)
我國公司解散請求權與英國“不公平妨礙”訴訟之比較……………………………趙 淵(100)
土地開發整理與農民土地持有產權的耦合:參與路徑與利益重組………徐 晶 張孜儀(108)
立法研究
論危險駕駛行為入罪的客觀標準……………………………………………………李 川(113)
民事裁定再審問題研究……………………………………………………王林清 劉鵬飛(121)
法律實務
濫用職權罪中的“重大損失”及其認定……………………………………………吳飛飛(129)
論民事判決理由的可接受性…………………………………………………………王合靜(134)
消亡抑或重生
——言詞原則在民事二審程序中的發展趨勢及其啟示……………………………紀格非(140)
論刑事證明責任分配之迷思
——兼談二元分配方法論的提出……………………………………………………程 捷(147)
書 評
民法學研究的中國路徑
——評王軼:《民法原理與民法學方法》……………………………………………許德風(154)
本期責任編輯:徐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