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評論》2009年第5期目錄:
評論 ·專論 ·爭鳴
我國社會保險立法的憲法分析
——以《社會保險法(草案)》為主要分析樣本 莊漢(3)
也談《勞動法》
——基于立法原則之檢視 樊成瑋(10)
宣誓的啟示
——信仰、道德與法制 陳少林(16)
論公共政策對契約自由原則的矯正 袁文全(22)
臨淵羨魚 莫如退而結網
——關于我國證券交易所組織形式改革的一點反思 馮果、田春雷(27)
稅收協定與中國《企業所得稅法》
——基于功能、內容與效力的比較 熊偉(35)
論相對刑事責任年齡人的罪名適用
——“犯罪構成說”解釋論的提倡 康誠(45)
論公訴權的規制 施業家 譚明(52)
論民事執行的正當性與程序保障
——以第三人異議之訴為中心 唐力(58)
歐盟法專欄
論歐盟成員國資格的取得標準與喪失 葛勇平(65)
歐盟環境法中的輔助性原則 王歡歡(70)
國際法論壇
信息戰中的中立原則 王孔祥(77)
論《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在中國法院的直接適用 劉瑛(83)
國際投資習慣規則發展狀況分析
——以雙邊投資條約為考察對象 張慶麟 張曉靜(89)
國際海上貨物承運人責任基礎立法中的目的論 胡緒雨(96)
比較與借鑒
論西方國家股份合作社的本質及對我國的啟示 李春景(101)
歐美“輕輕重重”刑事政策及其借鑒 李曉明(107)
法律事務
票據行為意思表示探究 陳芳(118)
論責任保險合同中仲裁條款對第三人的效力 朱嵬(123)
“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范圍如何界定
——對刑法典第246條第2款但書規定的理解 趙秉志 彭新林(129)
論保險詐騙罪的著手 龍洋(134)
法學方法論
“環境法學方法論”的內容架構 劉國濤(142)
中國法律文化研究范式之審視 柳正權(150)
法史園地
唐代“擬判”考 張建成(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