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2009年第5期目錄及部分論文摘要、關鍵詞
特 稿
新中國成立 60 周年之際實行特赦的時代價值與構想 高銘暄 趙秉志 陰建峰 3
法務時評
非驢非馬的“河南陪審團”改革當慎行 汪建成 15
專題研究
物權法適用過程中若干疑難問題研究
《物權法》頒布后土地承包經營權征收中的若干法律問題 王利明 22
民事法律行為之外的原因所致物權變動規則 屈茂輝 27
《物權法》第 23 條對 動產物權變動規則的影響 羅 昆 35
不動產登記機構賠償責任 姚 輝 40
按份共有人優先購買權之實現——《物權法》第 101 條的法解釋和適用 張禮洪 46
善意取得情形下轉讓行為的效力 劉家安 56
留置權成立要件規定中的三個爭議問題解析 劉保玉 62
專 論
中國的法治主義:背景分析(下) 許章潤 67
全球化時代的中國法制現代化議題 公丕祥 83
地方政府駐京辦事機構的民事活動之規制 姜 朋 88
爭 鳴
消費糾紛領域敲詐勒索罪的認定 肖本山 94
環境侵權的歸責追問 馬 洪 103
論 文
積極憲政與當代中國憲政發展的路徑選擇 殷嘯虎 110
香港基本法解釋機制基本特征芻議 鄒平學 119
金融監管國際合作的法制現狀及其完善 胡曉紅 124
買賣法中瑕疵權利的規制問題 杜景林 134
股東對董事訴訟中的商業判斷規則 劉迎霜 142
法律實務
論危險犯在我國刑事立法中的適度擴展 華關根 王媛媛 馮云 151
危險犯的具體實踐認定 周建中 胡佳 曹俊華 157
新中國成立 60 周年之際實行特赦的時代價值與構想
●高銘暄、趙秉志、陰建峰(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
【內容摘要】值新中國成立 60 周年這一繼往開來的重要歷史時刻,應否適時行赦以及如何行赦,已經成為關涉國家法治發展與社會進步之重大現實問題。此時實行特赦具有重大的刑事政策意義與重大的時代價值。應從特赦的方式、條件、程序以及特赦的對象等方面進行分析,為進行特赦提供理論準備。
【關鍵詞】 60 周年 特赦價值 具體構想
非驢非馬的“河南陪審團”改革當慎行
●汪建成(北京大學法學院。)
【內容摘要】河南省高院在一起死刑案件的二審中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組成“陪審團”參加庭審,并在庭后就案件的定罪量刑問題發表意見供合議庭參考。對此,法學界都有進行理論上深入檢討和評論的必要:不管是從陪審模式選擇上,還是從功能定位上;不管是從陪審人員構成上還是從被告人權利保障上;不管是從適用審級上,還是從配套措施上。而且,學術雖無禁區,但改革應有憲法、法律依據,須遵循常理。
【關鍵詞】 河南 陪審團 改革 慎行
積極憲政與當代中國憲政發展的路徑選擇??
●殷嘯虎( 上海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 )
【內容摘要】近代以來的自由主義憲政觀從本質上說是一種“消極憲政”,其實質是要打造一個“有限政府”,保護個人不受政府任意干預。這種“消極憲政”雖然對國家權力進行有效的制約,但同時又抑制了國家權力的主觀能動作用的發揮。因此,由“消極憲政”向“積極憲政”的轉型,成為 20 世紀以來憲政發展的一個重要特點。積極憲政所關注的,是在保證對國家權力有效規范和制約的前提下,充分發揮國家權力的能動作用,促進人權保障與社會發展,實現社會正義。當代中國的憲政建設從本質上說是一種積極憲政。如何從中國的實際情況出發,努力發掘現有政治體制中的制度優勢,在依法規范公共權力運行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公共權力的積極能動作用,實現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目標,是憲政模式與路徑選擇上應當著重考慮的問題。
【關鍵詞】 積極憲政 中國憲政 路徑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