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第5期
3 “集體返航”呼喚罷工法 周永坤 3-11
4 論刑事對質制度及其改革完善 龍宗智 12-23
5 30年來我國刑法發展的基本特征 劉仁文 24-34
6 政府應當如何保障人民的表達權 湯嘯天 35-41
7 我國志愿服務立法的現狀及構想 田思源 42-53
8 我國勞動派遣連帶責任規定之法理分析——評《勞動合同法》第92條規定 侯玲玲 54-62
10 論股東知識產權出資中的若干法律問題 劉春霖 78-87
11 數字私人復制所引起的利益平衡問題 羅 莉 88-95
12 論現代生物技術的可專利性主題 張炳生 96-106
13 商標混淆類型分析與我國商標侵權制度的完善 彭學龍 107-116
14 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之經濟法路徑 陽建勛 117-126
15 作為知情同意原則之例外的緊急專斷治療——“孕婦死亡”事件輿論降溫后的思考
滿洪杰 127-135
16 刑訊在古代民事案件中的適用——兼與楊一凡、徐立志先生商榷 于曉青 136-143
17 國際人道法中戰爭受害者的救濟 管建強 144-152
18 論鑒定結論審查模式的選擇——從最高人民法院的一項“管理規定”說起 郭華 153-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