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伦久视频免费观看视频,国产精品情侣呻吟对白视频,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韩国三级HD中文字幕

《清華法學》2013年第4期
發布日期:2013-07-17  來源:本站原創  作者:佚名

〔專 題〕

新民事訴訟法實施研究的新展開

專題絮語 張衛平·5·

民事公益訴訟原則的制度化及實施研究 張衛平·6·

程序系統視角下對民事再審制度的思考 潘劍鋒·24·

論民事訴訟當事人具體化義務的中國路徑 胡亞球·34·

第三人撤銷之訴適用研究 王福華·46·

〔論 文〕

論行政復議法的修改 余凌云·61·

行政訴訟一審審判狀況研究

——基于對40家法院2767份裁判文書的統計分析 黃啟輝·73·

行政訴訟二審審判狀況研究

——基于對8家法院3980份裁判文書的統計分析 朱春華·86·

公正、效率與傳統理念

——21世紀法國行政訴訟的改革之路 陳天昊·103·

論金融法的重構 ·128·

企業間借貸合同無效論之檢討 ·144·

法院地法的縱與限

——兼論中國國際私法的態度 ·156·

民事公益訴訟原則的制度化及實施研究

張衛平

本文根據《民事訴訟法》關于公益訴訟的原則框架,對公益訴訟的具體制度及實施進行了深入的理論探討。主要探討了公益訴訟的客觀范圍、主觀范圍、訴訟請求類型以及程序問題。尤其是在公益訴訟客觀范圍方面,提出了將其范圍限制在對不特定主體的公共利益侵害所提起的訴訟。并由此推進了對其他問題的認識。這些問題的探討有助于學界和實務界對公益訴訟認識的進一步深化和拓展。??

關鍵詞 社會公共利益 國家利益 民事公益訴訟 公益訴訟制度化 公益訴訟制度的實施

程序系統視角下對民事再審制度的思考

潘劍鋒

《民事訴訟法》(2012年修訂)的正式施行,使民事再審程序面臨著制度內部和外部關系等方面的新問題、新挑戰。以訴訟程序和非訟程序兩大系統為觀察線索,在再審程序與一審普通程序的關系方面,應當嚴格限制一審審結的案件適用再審,并扭轉再審程序的依附性和非終局性;在再審程序與二審程序的關系方面,應當進一步強化特殊救濟與通常救濟之間的本質性差異,矯正兩類程序在核心功能配置、適用范圍界分等方面的混同、重疊和錯位;在再審程序與新增型非訟程序的關系方面,應當遵循非訟法理,避免再審制度適用范圍的不當擴張,維護非訟程序救濟機制的“個性化”配置;在再審制度的總體構建和具體適用方面,應當踐行比例原則、利益權衡原則、窮盡其他救濟原則等理念,逐步回歸再審的特殊性、例外性和嚴格性本質。??

關鍵詞 民事再審 程序關系 特殊性 終局性

論民事訴訟當事人具體化義務的中國路徑

胡亞球

當事人具體化義務是采民事訴訟辯論主義,奉行主張責任的必然產物。它包括事實陳述具體化和證據聲明具體化雙重含義。為保障法院的審判利益,當事人的防御利益和證人的人格利益,德日等大陸法系國家和地區,乃至英美法國家均建立了以該義務為中心或者類似該義務的規則體系。我國的當事人具體化義務孕育于1991年的《民事訴訟法》,生成在2001年頒布的《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并于2012年新修訂的《民事訴訟法》中得到誠信原則和審前程序的支撐。但由于理論界和實務界的忽略,當事人具體化義務在實際運行中仍存在諸多不足。因此,要對立法方法予以創新,規則體系予以健全,審前程序合目的性完善,闡明權針對性充實,以更好地發揮當事人具體化義務的程序功效。??

關鍵詞 具體化 義務 制度完善 中國路徑

第三人撤銷之訴適用研究

王福華

由于2012年修改的民事訴訟法以遏制惡意訴訟現象為立法動因,將第三人撤銷之訴作為一種特殊類型的訴加以規定,這一程序以訴的方式被適用便成必然。作為一種特殊的事后程序救濟,該程序所具有的補充性與變更性特點,使其與申請再審、訴訟第三人及執行異議等相關制度之間保持了明確的界限,這些程序分別有自己的適用范圍與標準。從立法論、目的論、解釋論出發,探究第三人撤銷之訴的要件,既可以保證其適用中能夠實現遏制惡意訴訟的直接目的,也可實現為案外第三人提供事后救濟的間接目的。??

關鍵詞 第三人撤銷之訴 第三人 程序保障 判決效力擴張

論行政復議法的修改

余凌云

行政復議法的修改目標應當是提升行政復議的公正性、親和力,又保持快捷、經濟和專業。首先,建立復議委員會,通過“摻沙子”、票決制、審裁合一、“不當被告”、當面審理、說明理由來提升其獨立性、公正性。其次,行政復議的便捷、靈活、經濟,要靠簡易程序、調解、復議委員會工作機構的有效率的輔助工作等來實現。最后,以裁決原理進一步拉張復議范圍,是積極吸納糾紛、減少流入信訪的根本之道。

關鍵詞 行政復議法 修改

行政訴訟一審審判狀況研究

——基于對40家法院2767份裁判文書的統計分析

黃啟輝

透過收集與分析六省或者自治區32家基層法院,8家中級法院2009年、2010年一審2767份行政裁判文書,我們發現:我國行政訴訟中涉訴行為和被訴行政管理領域十分集中,且非對抗權力型訴訟多;訴訟中行政糾紛涉利益方多,當事人較為繁雜;從訴訟模式上看,辯論主義模式確立,但判決與訴訟請求不一致;行政審判中法院傾向于放棄裁判權,而淡化了訴訟監督行政之目的。??

關鍵詞 行政訴訟 行政審判 抗告訴訟

行政訴訟二審審判狀況研究

——基于對8家法院3980份裁判文書的統計分析

朱春華

本研究選取了我國8家法院3980份二審行政訴訟裁判文書的樣本,構建21個度量指標,利用SPSS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對行政訴訟二審實施狀況進行了一個截面研究。研究發現,超過半數的案件有第三人;律師可能發揮了明顯作用;行政復議與行政訴訟存在極強的銜接關系;行政機關仍擁有明顯的勝訴優勢;二審事實審的功能突出。通過多變量分析,研究者還探討了案件如經復議和有第三人時,與有利被告裁判率和維持原具體行政行為的判決比例之間的關聯性。

關鍵詞 行政訴訟 二審 審判狀況 實證研究

公正、效率與傳統理念

——21世紀法國行政訴訟的改革之路

陳天昊

公正與效率是法國行政訴訟改革的兩大主題。進入21世紀后,法國行政訴訟的危機在公正與效率這兩個問題上同時爆發。法國的改革者們力圖在保障行政審判公正性的前提下,提高行政審判的效率。具體而言,改革內容可概括為以下四個方面:調整行政審判體制、剪裁普通行政審判程序、發展特別行政審判程序以及探索替代性糾紛解決機制。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危機的爆發,還是改革的推行,法國行政法的傳統理念都滲透其中、揮之不去,守護并傳承傳統理念甚至成為改革的隱性目標。總之,當我們細致觀察,就會發現紛繁復雜的改革舉措徘徊于公正、效率與傳統理念這三者之間。??

關鍵詞 行政訴訟改革 行政審判體制 政府專員 替代性糾紛解決機制

論金融法的重構

2008年金融危機后,各國監管者和學術界普遍認為金融危機爆發的一個根本原因在于傳統金融法和金融監管忽略了對金融消費者的保護,而筆者認為并不僅僅是對金融消費者保護和對金融公平重視不夠,最為根本的原因是由于傳統金融法未將因金融創新而誕生的新金融法客體、新金融法主體(金融消費者)以及由此構建的新的金融法律關系即金融服務關系納入其調整對象。筆者提出,在金融法主體和金融法律關系重構的基礎上,實現以金融消費者保護為基礎、以確保金融市場功能為核心目標的金融法內在價值體系以及以橫向統合規制為路徑的金融法外在制度體系的重構。??

關鍵詞 金融危機 金融法 重構 統合規制

企業間借貸合同無效論之檢討

我國司法在普遍否定企業間借貸合同的效力與支持本息,且允許當事人達成和解的做法之間存在邏輯上的抵牾。實際上,在我國現行法律、行政法規中并不存在禁止企業間借貸的規范,而且企業出借自有資金與商業銀行從事的金融業務活動有重大差異,亦不涉嫌“從事金融業務活動”,也不必然有損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此外,企業間借貸無效的規則本身尚存在邊界模糊的問題,有主體立法之嫌,故企業間的借貸合同原則上當屬有效。

關鍵詞 企業間借貸 違法 社會公共利益 金融業務

法院地法的縱與限

——兼論中國國際私法的態度

法院地法在國際私法中呈現多種表述,每一種表述都有不同特性。表述為內國強制性規則的法院地法具有對外國法的排他性,需要克制對適用這類規則范圍的不當寬縱。將法院地法表述為內國法的沖突規范通常是單邊規范,限制這種單邊規范的數量,可避免對法律適用屬地主義的回歸和法律選擇普遍性的破壞。將法院地法直接表述為法院地法的沖突規范體現的是司法管轄權的優勢,這時,選擇法院地法僅為不當擴大內國法的適用范圍時,當限;選擇法院地法若為盡可能使法律適用結果有利于當事人時,可縱。不動產所在地法是法院地法的一種特殊表述,在此方面,對法院地法“限”的必要應該體現在繼承領域。選擇適用法院地法,實現立法管轄權和司法的便利不是理性的理由,法院地法和法律關系之間的密切聯系和當事人利益的特殊需要才是考量法院地法是否應該被選擇適用的標準。

關鍵詞 法院地法 合理選擇 限制適用 中國國際私法

本站系非盈利性學術網站,所有文章均為學術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權利問題請與我們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