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伦久视频免费观看视频,国产精品情侣呻吟对白视频,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韩国三级HD中文字幕

《清華法學》2012年第1期
發布日期:2012-12-06  來源:本站原創  作者:佚名

目錄

〔專 論〕

復雜地權的代價:以中國的兩個制度為例 〔美〕羅伯特 C.埃里克森·5·

〔專 題〕

刑法學問題輯要

論偶然防衛 張明楷·17·

不必嚴格區分法條競合與想象競合

——大競合論之提倡 陳洪兵·38·

論再犯罪危險的審查判斷標準 曾 赟·64·

對客觀處罰條件性質的歷史性考察 王 鈺·78·

〔法律時評〕

進步抑或倒退:刑事訴訟法修改草案述評 左衛民·95·

〔論 文〕

論國際海運立法對合同相對性原則的突破 傅廷中·107·

美國洪水保險法律制度研究

——兼論其變革對中國的啟示 任自力·122·

法律如何面對公益告發?

——法理與制度的框架性分析 李 飛·136·

〔讀 書〕

實用主義批判與保衛“道德”理論

——評德沃金的《身披法袍的正義》 張 超·164·

內容摘要:

1、復雜地權的代價:以中國的兩個制度為例 〔美〕羅伯特 C.埃里克森

摘 要 中國的傳統法律和習俗禁止土地權利的完全轉讓。1949年以前廣泛存在的典這一習俗給予出賣人及其后裔以原始價格贖回出賣土地的權利。典的存在不利于土壤的保存和土地的改良;尤其是在1600年以后,這成為中國落后于英國的重要原因。

19511978年間大規模的土地集體化實驗之后,中國政府于1981年批準授予私人土地使用權。但政府并沒有批準土地的完全買賣,相反,它只允許固定期限的土地使用權,比如50年的城市工業用地使用權。這項政策除非被改革,將會如典一樣削弱中國維持非凡的經濟發展速度的能力。

關鍵詞 地權 經濟發展 典 回贖 未來利益

2、論偶然防衛 張明楷

摘 要 討論偶然防衛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行為無價值論的既遂說,實際上是主觀主義的觀點,理由存在缺陷;行為無價值論的未遂說,出現了“偶然防衛雖然違法但在行為當時必須允許”、“偶然防衛在行為當時應當允許但事后應當受到處罰”等諸多無法克服的矛盾現象,并不可取;結果無價值論的未遂論,忽視了偶然防衛的危險判斷與一般故意行為的危險判斷的區分,結論存在疑問;結果無價值論的二分說,得出了偶然防衛者的法益因為缺乏防衛意識而喪失的不當結論,并不可采;結果無價值論(防衛意識不要說)的無罪說,首尾一貫、結論妥當、根據充分。

關鍵詞 偶然防衛 類型 行為無價值論 結果無價值論

3、不必嚴格區分法條競合與想象競合——大競合論之提倡 陳洪兵

摘 要 理論上的“特別法絕對優先派”認為,對于特別關系的法條競合必須捍衛“特別法優于普通法”原則,而想象競合的適用原則是“從一重處斷”,故主張嚴格區分法條競合與想象競合;殊不知,構成要件間的關系是歸入法條競合還是想象競合,最終都是為了尋求一個合理的犯罪宣告與刑罰;我國不存在類似國外刑法中所公認的具有減輕根據的特別法條,故無需嚴格區分法條競合與想象競合,而應提倡一種大競合論,只要構成要件間存在“競合”關系,從一重處罰即可;大競合論不僅有助于實現罪刑相適應原則,而且有助于處理所謂罪名之間的界限問題,還有助于克服所謂的立法缺陷。

關鍵詞 法條競合 想象競合 罪刑相適應 大競合論 從一重處罰

4、論再犯罪危險的審查判斷標準 曾 赟

摘 要 再犯罪的危險這一術語在《刑法修正案(八)》頒布前僅僅是一個學術用語而已,現今卻成為了法律用語。刑事司法過程中諸如逮捕、取保候審、緩刑、限制減刑、減刑、假釋等無數決定或裁判無不決定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罪犯的終生命運。再犯罪的危險就是這些決定或裁判的重要依據之一,故謹慎審查與準確判斷再犯罪的危險關乎個體人生道路的轉折。這涉及刑事司法體系究竟采用何種標準來審查判斷行為人再犯罪的危險問題。因我國刑事法律對何謂再犯罪的危險無明確規定,故其審查判斷標準確立的前提是首先厘清其含義。在此基礎上,基于一種存在論視角確定再犯罪危險審查判斷的實體標準;基于一種實證主義路徑確定其預測標準;基于一種唯物主義經驗論立場確定其證明標準。再犯罪危險審查判斷三個標準既是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具體化,也是科學管理再犯風險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 再犯罪危險 實體標準 預測標準 證明標準 再犯風險

5、對客觀處罰條件性質的歷史性考察 王 鈺

摘 要 客觀處罰條件自產生以來就是一個充滿爭議的概念。本文研究了客觀處罰條件的產生歷史(1872年至1920年),通過對在學術界普遍接受客觀處罰條件概念之前的學術觀點的研究,發現客觀處罰條件是學術界的一個發明,它是由于刑事政策的原因,又由于存在罪責原則而成為必要。它的目的在于盡可能多的處罰(至少是在它被創造出的那條法律上是這樣的)。它的存在是結果責任的最后一點遺留,與之類似的結果加重犯都被要求有至少過失的罪過心態,對客觀處罰條件就沒有理由排除責任原則的適用。

關鍵詞 客觀處罰條件 產生歷史 刑事政策 罪責原則

6、進步抑或倒退:刑事訴訟法修改草案述評 左衛民

摘 要 2011年的刑事訴訟法修正案內容以有利于控制犯罪抑或有利于人權保障為標準,可大致分為兩類。通過對修正案內容尤其是若干重要變化進行重點闡釋與剖析,可以發現此次修改既非進步,也非倒退,而是介于左右之間、中間略顯保守為特征的改革。刑事訴訟法未來的修改應在實證研究的基礎上采取漸進主義的路徑,體現可操作性,兼顧打擊犯罪與保障人權的雙重價值,以現實問題為導向,略有超前地推進。

關鍵詞 刑事訴訟法修正案 進步 倒退

7、論國際海運立法對合同相對性原則的突破 傅廷中

摘 要 根據傳統的合同相對性原則,合同的效力只能及于締約方。然而,由于當代商事活動涉及的關系方眾多,為了提高經濟活動的運行效率,適度擴展合同的效力實屬必要。近年來,以英美為主要代表的一些海運國家一直致力于探索突破合同相對性原則的路徑,一些國際組織在此方面也進行了許多卓有成效的工作。2009年《鹿特丹規則》的通過,標志著這一目標在國際立法層面得到了實現。雖然目前還不能準確地預測《鹿特丹規則》能否生效以及何時生效,但規則中為突破合同相對性原則而確立的一些具有前瞻性和有價值的制度應該吸收到立法當中,以使我國的《海商法》適應時代的需求。

關鍵詞 國際海運立法 合同相對性 突破

8、美國洪水保險法律制度研究——兼論其變革對中國的啟示 任自力

摘 要 美國是遭受洪水災害嚴重的國家之一,為降低洪災損失、減輕政府財政救助負擔、實現對洪泛區土地利用的有效管理,美國出臺了1968年國家洪水保險法,在全國范圍內推行洪水保險。該法出臺后歷經多次變革,適用至今。相關變革通過對洪水保險法律制度的不斷完善和對投保人、保險人間利益關系的不斷衡平,逐步實現著其立法目標。該等立法及變革對于中國洪水保險法律制度的建立具有重要借鑒意義。

關鍵詞 洪水保險 國家洪水保險計劃(NFIP) 法律制度 變革

9、法律如何面對公益告發?——法理與制度的框架性分析 李 飛

摘 要 公益告發制度是提升公司治理成效的一條重要路徑。在法律構造上,公益告發的主體是以公司員工為主的可了解公司情況的內部人員;主觀上需為“善意”且“合理相信”;告發的對象事實為已經發生或者可能會發生的公司不法、失當行為;在處理程序上,根據告發者受到法律保護的門檻的高低之別而分為內部告發與外部告發,公司應當結合內部控制的要求設置內部告發機制。為了發揮公益告發制度的功能,應當注重激勵告發者并為告發者提供法律保護措施。公益告發制度在公、私部門皆有廣泛的應用前景,我國在這方面亟待進行相關立法。

關鍵詞 公益告發 法律結構 內部告發 外部告發 激勵與保護告發者

10、實用主義批判與保衛“道德”理論——評德沃金的《身披法袍的正義》 張 超

摘 要 法律理論對法律實踐的作用問題確切是指,規范性的道德理論在法律實踐中是否具有內在的構成意義。圍繞此一問題,在《身披法袍的正義》這本書里,德沃金在澄清法律之教義性概念的性質的基礎上,分別通過對實用主義的哲學版本和法律版本的檢討,對法律實踐中的道德理論進行了捍衛。具體來說,一方面,實用主義的哲學版本訴諸于形而上學論據,其所處的外在懷疑論立場實際誤解了道德客觀性的性質;另一方面,實用主義的法律版本所推薦的結果導向的試驗性方法則完全是一種空洞的論據。德沃金對實用主義的深入批判把我們引向了他所力薦的理論內置型方法,這一方法表達了法律實踐對道德理想的內在允諾以及對犬儒主義的堅決抵制。

關鍵詞 法律的教義性概念 規范性的道德理論 外在懷疑論 實踐型方法 理論內置型方法

本站系非盈利性學術網站,所有文章均為學術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權利問題請與我們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