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上午,陜西省航空法治現代化協同創新中心主任、中國低空經濟法治研究院首席專家、二級教授王瀚,國際法學院(國際仲裁學院)副院長張光,中國低空經濟法治研究院首席專家張超漢,研究員劉靜參加由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絲綢之路仲裁中心舉辦的“航空航天涉外法治人才培養”座談會,會議在貿仲絲綢之路仲裁中心舉辦。
貿仲絲綢之路仲裁中心副秘書長蔣紅梅對王瀚一行的到來表示歡迎,介紹了2024年貿仲仲裁事業發展業績和近年來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審理有關航空航天仲裁案件業務情況,提出提升服務于航天航空強國建設和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仲裁服務能力,是國家戰略新興產業發展給仲裁業帶來的新機遇。貿仲絲綢之路仲裁中心與西北政法大學航空法團隊具有緊密合作關系,并在涉外法治人才培養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希望未來進一步深化合作。
王瀚表示,隨著航空航天產業的迅速發展,尤其是低空經濟聚合新質生產力作為國家戰略新興產業“蓬勃興起”,積極對接國家重大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和服務國家法治建設重大需求,前瞻性布局和加快推進仲裁事業向航空航天和低空經濟領域擴展,非常重要,正逢其時。西北政法大學航空法治現代化協同創新中心、中國低空經濟法治研究院與貿仲絲綢之路仲裁中心有著良好的合作基礎和穩定的合作機制,在航天航空仲裁人才和涉外法治人才培養等方面可以開展多層次、多領域合作。
王瀚代表西北政法大學航空法研究團隊向貿仲絲綢之路仲裁中心贈送團隊專家翻譯出版的經典航空法與空間法譯叢《〈國際民用航空公約〉述評》和《空間法專論》。
張光、張超漢和劉靜分別就雙方在航空航天涉外法治人才培養方面的合作發表建議,并就涉外法治人才協同培養創新基地2025年的協同培養工作交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