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至9日,中國刑法學研究會2024年全國年會在西南政法大學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中國刑法學自主知識體系構建研究”為主題,圍繞“中國刑法學自主知識體系構建的基本問題研究”“刑法理論前沿問題研究”“《刑法修正案(十二)》的理解與適用”“刑事訴訟法修改中的刑法問題”“新時代犯罪司法治理的中國經驗”五個方面的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深入研討,并基于“中國刑法學自主知識體系構建研究”主題,專門為全國在校刑法專業碩博研究生開設論壇。本屆年會由中國刑法學研究會主辦,西南政法大學承辦,北京市京都律師事務所、北京市冠衡律師事務所協辦。 會議現場 開幕致辭 中國法學會黨組成員、副會長王其江,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二級大法官茅仲華,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副部級專職委員、二級大檢察官苗生明,重慶市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姜天波出席會議并致辭。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名譽會長、“人民教育家”高銘暄先生作書面講話。中國刑法學研究會會長、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二級大法官賈宇作會長工作報告。重慶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二級大檢察官時俠聯,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王中偉,重慶市法學會秘書長何國鋒,重慶市法學會一級巡視員陳忠東,西南政法大學黨委書記樊偉出席會議。西南政法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林維代表學校致開幕辭。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西南政法大學教授梅傳強主持會議。 會議現場 中國法學會黨組成員、副會長王其江致辭 中國法學會黨組成員、副會長王其江 王其江在致辭中對中國刑法學研究會的工作表示充分肯定。他指出,哲學和社會科學事業是黨和人民的重要事業,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歸根結底是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法學作為哲學社會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既是國家制度和法律制度的理論概括,也是治國理政的理論科學。要推動中國刑法學自主知識體系的構建,體現中國理念、中國價值、中國精神,為堅定制度自信提供制度支撐;深化風險刑法理論研究,圍繞群眾反映強烈的有組織犯罪、單位犯罪、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等違法犯罪活動,形成更多具有針對性的對策研究成果;深化刑法學研究的國際合作,推動涉外刑事法治建設,服務高水平的對外開放,提高我國在全球治理體系變革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二級大法官茅仲華致辭 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二級大法官茅仲華 茅仲華在致辭中指出,近年來,人民法院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引領,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在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推進刑事審判高質量發展、建好用好案例庫等方面守正創新,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本屆年會聚焦當下刑法理論與實踐的重點問題,回應了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時代命題。人民法院將積極吸收刑法學研究成果,奮力推進刑事審判工作高質量發展,努力以刑事審判工作的現代化服務中國式現代化。 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副部級專職委員、二級大檢察官苗生明致辭 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副部級專職委員、二級大檢察官苗生明 苗生明在致辭中表示,當前我國犯罪結構、犯罪態勢、犯罪類型發生重大變化,認罪認罰從寬等事關刑事司法全局的重要制度實踐效果雖強,但仍面臨一些司法適用難題。如何根據新的時代背景和犯罪形勢的重大變化對法律適用和治理對策作出回應和調整,仍有待刑法理論和實務界進一步深入研究。最高人民檢察院希望持續加強與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和高等院校的務實合作,推動法學理論與司法實踐的深度融合,為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貢獻更多智慧。 重慶市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姜天波致辭 重慶市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姜天波 姜天波代表重慶市委政法委、市法學會對年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他指出,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刑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重慶市深學篤用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慶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把刑事法治建設放在重要位置,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重慶政法系統將認真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充分吸納刑法學理論研究的最新成果,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以高水平法治護航高質量發展、高水平安全、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的重慶篇章提供更好的支撐服務。 西南政法大學黨委書記樊偉出席開幕式 西南政法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林維教授出席開幕式并致辭 西南政法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林維教授 林維在致辭中代表本屆年會承辦單位西南政法大學對各位領導和專家學者表示熱烈歡迎。他介紹了西南政法大學的歷史沿革、發展歷程和辦學成就。他指出,如何立足中國的本土國情和法治實踐,建構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和能夠解決我國刑事法治問題的自主知識體系,是每一位刑法學人必須面對的重大課題。本屆年會以“中國刑法學自主知識體系構建研究”為主題,正是對這一時代課題的深刻回應和積極探索,不僅承載著全體刑法學人對中國刑法學未來發展的深切期望,更體現了對國家法治建設的責任擔當,有助于為推動中國刑法學自主知識體系的構建凝聚共識、匯聚力量。 名譽會長講話 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名譽會長、“人民教育家”高銘暄先生作書面講話 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名譽會長、人民教育家高銘暄先生作書面講話(陰建峰代為宣讀)。他指出,中國刑法學研究會自成立以來的40年,始終注重自身建設,團結了廣大刑法學人,為中國刑法學走向世界匯聚了信心和力量。本屆年會聚焦“中國刑法學自主知識體系構建研究”,切合時代脈絡,積極回應社會需求,指明當前全體中國刑法學人的當務之急。只有立足中國國情,建立健全自主的刑法學知識體系,中國特色刑法的現代化才能實實在在、擲地有聲、效果顯著。要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為了人民、依靠人民,堅持全面協同中國刑法學的理論與實踐。既要重視獨立自主發展,也要重視開放兼容,夯實中國特色刑法學的理論自信,做好新時代的法學教學教育工作,堅持全面深化中國特色刑法學的理論與實踐,培育“中國問題、中國方案”的學派風格。 會長工作報告 中國刑法學研究會會長、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二級大法官賈宇教授作會長工作報告 中國刑法學研究會會長、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二級大法官賈宇教授 中國刑法學研究會會長、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二級大法官賈宇教授作了會長工作報告。他指出,中國刑法學研究會成立40年以來,積極推動理論研究,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作出了重要貢獻。換屆以來特別是過去一年,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堅持理論聯系實際,持續推動學術繁榮,注重人才傳承,各項工作取得新的進展。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刑法學界的主要任務是加快構建中國刑法學自主知識體系。一是要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始終堅持黨的領導,以人民為中心,融入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二是要加強理論創新,堅持立足國情,充分汲取域外有益法治成果,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兼容并蓄,推動建構符合國情、科學合理、面向實踐的刑法學自主知識體系;三是要強化組織協調,發揮好刑法學研究的引領作用,開創中國刑法學研究新局面。 主旨報告 為了讓刑法理論研究更好了解立法和司法實踐,增強理論研究的實踐性和針對性,開幕式之后舉行了大會主旨報告。主旨報告環節由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清華大學教授黎宏主持。 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法工委刑法室副主任許永安作題為《刑法立法的新進展》的主旨報告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刑法室副主任許永安 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法工委刑法室副主任許永安作了《刑法立法的新進展》的主旨報告。他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刑事立法取得了構建起全面系統反腐敗的刑事法制度、不斷改革完善刑罰制度、積極治理新興領域和社會治安領域突出犯罪、加強涉外刑事立法等四方面重要成果。我國刑事立法呈現出修改內容由單一性向綜合性轉變、堅持人民至上、注重完善預防性法律制度等主要特點。在未來的刑事立法工作中必須要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堅持罪刑法定原則,堅持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堅持系統觀念和問題導向。 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審判第五庭庭長李睿懿作題為《科學把握打擊毒品犯罪的刑事政策》的主旨報告 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審判第五庭庭長李睿懿 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審判第五庭庭長李睿懿作了《科學把握打擊毒品犯罪的刑事政策》的主旨報告。他指出,禁毒工作事關國家安危,民族興衰,人民福祉。就依法懲治毒品犯罪而言,刑事政策把握是帶有根本性和原則性的問題。要科學把握打擊毒品犯罪的刑事政策,一是要堅持從嚴懲處毒品犯罪的主基調,嚴密法網,嚴格司法,嚴厲懲處。將嚴的主基調貫穿到禁毒工作的各個環節全過程;二是要堅持區別對待的策略,根據犯罪的具體情況實行區別對待,做到該寬則寬,當嚴則嚴,寬嚴相濟,罰當其罪;三是要堅持精準懲處新型毒品犯罪,對于涉麻精藥品犯罪等新型毒品犯罪,要注意根據行為人販賣的目的、對象范圍、數量等,準確判定其行為性質;四是要堅持治罪與治理并重的方針,堅持依法能動履職,治理與治罪并重,萎縮毒品消費市場。 最高人民檢察院普通犯罪檢察廳副廳長羅慶東作題為《關于刑事檢察工作現代化的幾個問題》的主旨報告 最高人民檢察院普通犯罪檢察廳副廳長羅慶東 最高人民檢察院普通犯罪檢察廳副廳長羅慶東作了《關于刑事檢察工作現代化的幾個問題》的主旨報告。他指出,檢察機關圍繞刑事檢察工作現代化,在理念和制度層面展開了一系列實踐與探索,針對醉駕型危險駕駛罪的入罪標準和具體情節的把握、輕傷害行為的定性、醫保騙保案件的罪與非罪、最高人民檢察院第52批指導性案例中的刑法適用等問題展開了大量研究解釋工作。為了進一步推進刑事檢察工作現代化,在理念上必須始終堅持黨的絕對領導,牢固樹立大局觀,堅持懲罰犯罪與保障人權并重,堅持法治原則,秉持客觀公正立場,牢固樹立公正觀;在體制機制上必須全面準確貫徹落實寬嚴相濟刑事政策,以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深化適用推動中國式刑事司法現代化,同時加強對常見多發輕微犯罪司法的研究指導。 平行論壇之一:中國刑法學自主知識體系構建的基本問題研究(上) 平行論壇之一現場(上半場) 平行論壇之一的研討主題是“中國刑法學自主知識體系構建的基本問題研究”,上半場由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西北政法大學教授王政勛和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黑龍江大學教授董玉庭主持。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湖南大學教授張智輝作了《自主知識體系語境下我國刑事立法的發展面向》的主題發言;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北京大學教授車浩作了《面向實踐的刑法理論構建》的主題發言;中國刑法學研究會理事、南昌大學教授熊永明作了《中國刑法學自主知識體系的構建》的主題發言;中國刑法學研究會理事、西南財經大學教授熊謀林作了《刑法自主知識體系視野下的中華刑律略考》的主題發言;華東政法大學教授張勇作了《“法秩序統一性”法治話語及其在刑民交叉領域的運用》的主題發言。發言完畢后,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程紅,中國刑法學研究會理事、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教授李衛紅,中國刑法學研究會理事、山東大學教授柳忠衛和中南大學法學院特聘教授張杰就上半場的報告進行了精彩與談。與談環節結束后,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庭長周欣,北京市京都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金杰,中國刑事警察學院教授孟昭武,河南大學法學院講師司建軍等與會嘉賓就上述主題發言和與談作了交流發言。 平行論壇之一:中國刑法學自主知識體系構建的基本問題研究(下) 平行論壇之一現場(下半場) 平行論壇之一的下半場由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委員、澳門大學客座教授趙國強和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吉林大學教授徐岱主持。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北京理工大學教授曾粵興作了《法益說與客體說的關系辨正》的主題發言;中國刑法學研究會理事、中山大學教授莊勁作了《辯證法與犯罪構成的體系理路》的主題發言;中國刑法學研究會理事、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教授潘星丞作了《三階層對四要件的批評難以成立——刑法學自主知識體系構建基礎之厘清》的主題發言;中國刑法學研究會理事、寧波大學教授張亞平作了《論中國刑法學自主知識體系下刑法第13條但書的體系地位》的主題發言;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西南政法大學教授石經海作了《自主知識體系下的我國犯罪成立評價體系構建》的主題發言。發言完畢后,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廈門大學教授李蘭英,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武漢大學教授陳家林,中國刑法學研究會理事、上海政法學院教授劉軍和中國刑法學研究會理事、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刑一庭庭長官文生就下半場的報告進行了精彩與談。與談環節結束后,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清華大學教授黎宏,河南大學法學院講師司建軍,九江學院副教授劉立慧等與會嘉賓就上述主題發言和與談作了交流發言。 平行論壇之二: 刑法理論前沿問題研究(上) 平行論壇之二現場(上半場) 平行論壇之二的研討主題是“刑法理論前沿問題研究”,上半場由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劉志偉和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喻海松主持。中國刑法學研究會理事、華東師范大學教授柏浪濤作了《刑法中的“人”及其“能力”》的主題發言;中國刑法學研究會理事、南京大學教授單勇作了《論網絡犯罪的看門人規制》的主題發言;中國刑法學研究會理事、蘭州大學教授陳航作了《第二級量刑及其規范化研究》的主題發言;廈門大學副教授熊亞文作了《消極功能主義刑法觀之提倡》的主題發言;北京科技大學講師融昊作了《權力比重說:行政違法與刑事犯罪區分新論》的主題發言。發言完畢后,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童德華,中國刑法學研究會理事、西安交通大學教授蘇青,中國刑法學研究會理事、安徽大學教授陳結淼,上海交通大學副教授陳可倩就上半場的報告進行了精彩與談。與談環節結束后,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喻海松,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副教授曾新華等與會嘉賓就上述主題發言和與談作了交流發言。 平行論壇之二: 刑法理論前沿問題研究(下) 平行論壇之二現場(下半場) 平行論壇之二的下半場由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北京大學教授梁根林和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委員、香港律政司原首席檢察官沈仲平主持。中國刑法學研究會理事、同濟大學教授皮勇作了《人工智能生成虛假信息的刑法治理》的主題發言;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副秘書長、浙江大學副教授高艷東作了《數字領域調控主義刑法觀》的主題發言;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副編審郭研作了《數字金融發展中的犯罪風險及刑法規制》的主題發言;江蘇大學副教授劉春花作了《自動化或自主化:自動駕駛汽車交通肇事主體歸責困境突圍》的主題發言;浙江警察學院副教授周建達作了《實踐主義刑法觀論綱》的主題發言。發言完畢后,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東南大學教授歐陽本祺,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浙江大學教授葉良芳,中國刑法學研究會理事、副秘書長、山西大學教授原美林和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法律科學》副主編、西北政法大學教授付玉明就下半場的報告進行了精彩與談。與談環節結束后,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委員、香港律政司原首席檢察官沈仲平,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庭長周欣,中國刑法學研究會理事、西南科技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教授廖天虎,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葉小琴等與會嘉賓就上述主題發言和與談作了交流發言。 平行論壇之三: 《刑法修正案(十二)》的理解與適用 平行論壇之三現場 平行論壇之三的研討主題是“《刑法修正案(十二)》的理解與適用”,由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上海交通大學教授于改之和中國刑法學研究會理事、副秘書長、浙江省人民檢察院研究室主任王曉霞主持。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華東政法大學教授姜濤作了《我國行賄犯罪立法的激勵模式構建——以〈刑法修正案(十二)〉為視角》的主題發言;中國刑法學研究會理事、天津大學教授劉霜作了《我國跨境腐敗治理新態勢及其法治應對》的主題發言;山西大學教授于陽作了《行賄罪并科罰金刑適用問題研究》的主題發言;西南政法大學副教授陳小彪作了《民企高管非法經營同類營業行為入罪隱憂及司法應對》的主題發言;西北政法大學副教授楊磊作了《〈刑法修正案(十二)〉背景下民營企業家的限制入罪研究》的主題發言。發言完畢后,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山大學教授聶立澤,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四川大學教授魏東,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上海政法學院教授彭文華,中國刑法學研究會理事、中山大學教授陳毅堅分別對上述報告進行了精彩與談。與談環節結束后,中國刑法學研究會理事、湖南工商大學法學院教授、研究所所長賀志軍,北京康達(鄭州)律師事務所高級律師馮振國等與會嘉賓就上述主題發言和與談作了交流發言。 平行論壇之四: 刑事訴訟法修改中的刑法問題 平行論壇之四現場 平行論壇之四的研討主題是“刑事訴訟法修改中的刑法問題”,由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吉林大學教授張旭和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鄧子濱主持。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王志遠作了《刑事訴訟法修改視野下輕罪實體制度的一體化完善》的主題發言;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京都刑辯研究中心主任梁雅麗作了《刑事辯護視角下對涉案財物處置制度的實務反思與立法期待》的主題發言;中國刑法學研究會理事、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魏漢濤作了《困境與出路: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實體法思考》的主題發言;清華大學助理研究員朱金陽作了《我國前科消滅與復權關系之新論》的主題發言;四川省廣元市利州區人民法院副院長胡佳作了《司法如何回應:輕罪前科消滅建構論》的主題發言。發言完畢后,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河南大學教授蔡軍,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西南政法大學教授陳偉,中國刑法學研究會理事、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王良順,廣東省佛山市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楊炯就上述報告進行了精彩與談。與談環節結束后,河南大學法學院講師司建軍等與會嘉賓就上述主題發言和與談作了交流發言。 平行論壇之五:新時代犯罪司法治理的中國經驗(上) 平行論壇之五現場(上半場) 平行論壇之五的研討主題是“新時代犯罪司法治理的中國經驗”,上半場由中國刑法學研究會顧問、學術委員會委員、大理大學銀齡計劃特聘教授阮齊林和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華東政法大學教授孫萬懷主持。中國刑法學研究會理事、北京師范大學教授王志祥作了《輕微醉駕行為非犯罪化實體處理的必要性與法理依據研究》的主題發言;湖北省英山縣人民檢察院研究室負責人、二級檢察官胡君子作了《網絡暴力犯罪的司法適用——以〈網絡暴力指導意見〉為視角》的主題發言;河南大學副教授劉夏作了《“一對多”型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的限縮適用》的主題發言;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時方作了《跨境網絡洗錢犯罪的刑法治理》的主題發言;上海交通大學助理教授藍學友作了《區分自然犯與法定犯的新標準——兼論中國自主的法定犯式犯罪論體系的建構路徑》的主題發言。發言完畢后,中國刑法學研究會理事、南開大學教授劉士心,中國刑法學研究會理事、遼寧大學紀檢監察學院院長路軍,中國刑法學研究會理事、西南政法大學教授姜敏,中國刑法學研究會理事、南開大學教授王強軍就上半場的報告作了精彩與談。與談環節結束后,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副教授耿佳寧等與會嘉賓就上述主題發言和與談作了交流發言。 平行論壇之五:新時代犯罪司法治理的中國經驗(下) 平行論壇之五現場(下半場) 平行論壇之五的下半場由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國際刑法學分會主席、北京師范大學教授王秀梅,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云南大學教授高巍主持。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武漢大學教授何榮功作了《毒品犯罪中刑法原則和制度異化的正當性思考——兼及〈全國法院毒品案件審判工作會議紀要〉的幾個問題》的主題發言;云南大學教授李春作了《新時代毒品治理中截利效果的中國刑法經驗考察》的主題發言;四川大學講師劉天宏作了《論毒品概念的固有違法性及實踐認定標準反思》的主題發言;華東政法大學助理研究員、師資博士后敖博作了《論組織犯的共犯歸責》的主題發言;河南省汝南縣人民法院院長肖萌菊作了《濫伐林木案件生態修復適用研究》的主題發言。發言結束后,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北京師范大學教授袁彬,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湘潭大學教授黃明儒,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安徽師范大學教授郭澤強,中國刑法學研究會理事、北京冠衡律師事務所主任劉衛東就下半場的報告進行了精彩與談。與談環節結束后,高巍教授就上述主題發言和與談作了總結發言。 研究生論壇:中國刑法學自主知識體系構建研究(上) 研究生論壇現場(上半場) 研究生論壇的研討主題是“中國刑法學自主知識體系構建研究”,上半場由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清華法學》主編、清華大學教授黎宏,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常務副秘書長、北京師范大學教授陰建峰主持。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研究生韓罕琦作了《論民營企業內部腐敗犯罪的司法認定》的主題發言;西南政法大學博士研究生李燦作了《刑法消極治理功能之提倡》的主題發言;華東政法大學博士研究生方正作了《〈刑法修正案(十二)〉視角下民營企業刑法平等保護的義利之辨》的主題發言;海南大學博士研究生李紀杰作了《基于“主體性報應”刑罰觀的中國特色輕罪立法體系構建》的主題發言;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博士研究生趙雪松作了《何以復歸?輕罪犯罪記錄的附條件封存》的主題發言;廈門大學博士研究生賴若涵作了《電信詐騙中供卡后截款行為的刑法定性》的主題發言;湖南大學博士研究生高寒作了《輕微犯罪記錄封存的依據和范圍》的主題發言;中國政法大學碩士研究生蔡思宇作了《醫藥賄賂犯罪認定的政策考察與問題矯正》的主題發言。發言完畢后,《當代法學》編輯、吉林大學教授王勇,《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編輯、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徐然,《政法論壇》編輯阮晨欣,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副秘書長、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張果就上半場的發言進行了精彩與談。與談環節結束后,中國刑法學研究會顧問、學術委員會委員、大理大學法學院銀齡計劃特聘教授阮齊林,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梁根林等與會嘉賓就上述主題發言和與談作了交流發言。 研究生論壇:中國刑法學自主知識體系構建研究(下) 研究生論壇現場(下半場) 研究生論壇的下半場由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理論文化部主任編輯唐亞南,《中國禁毒報》(法治版)主編李施霆主持。西南政法大學博士研究生楊蘊智作了《立法審慎與解釋優化:網絡暴力的刑事歸責路徑》的主題發言;復旦大學博士研究生李書瀟作了《刑法中行政批準要素的教義學闡釋——以“超越批準范圍”的符合性判斷為核心》的主題發言;武漢大學博士研究生鄭二威作了《我國犯罪記錄消滅制度的體系構建》的主題發言;北京師范大學博士研究生田玉明作了《行政犯定罪限縮的中國路徑》的主題發言;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博士研究生剛青卓瑪作了《侮辱型網絡暴力中集體非理性風險的規范地位及認定》的主題發言;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博士研究生史若琪作了《爬取公開數據行為的原則出罪與例外入罪》的主題發言;清華大學博士研究生施杰陽作了《刑法中的程序性要素研究》的主題發言;西北政法大學碩士研究生江華榮作了《場景理論視域下數據犯罪的刑法規制》的主題發言。發言完畢后,中國刑法學研究會理事、《法學》編輯、華東政法大學教授焦艷鵬,《北方法學》編輯、黑龍江大學副教授陳晨,《環球法律評論》編輯賈元,中國刑法學研究會理事、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專委張波就下半場的發言進行了精彩與談。與談環節結束后,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梁根林等與會嘉賓就上述主題發言和與談作了交流發言。 閉幕式總結暨頒獎儀式現場 平行論壇和研究生論壇結束后,大會舉行閉幕總結暨頒獎儀式,有近300人出席。閉幕式由中國刑法學研究會會長、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賈宇主持。西南政法大學教授賈健,中國刑法學研究會理事、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周詳,中國刑法學研究會理事、武漢大學教授李本燦,中國刑法學研究會理事、華東政法大學教授徐光華,中國刑法學研究會理事、中國政法大學教授于沖,《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學報》編輯部副主任方軍分別就平行論壇以及研究生論壇的研討議題作學術總結。 隨后,大會舉行頒獎儀式,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常務副秘書長、北京師范大學教授陰建峰介紹評獎情況,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西南政法大學教授梅傳強宣讀獲獎名單,中國刑法學研究會領導為獲獎作者頒發證書,并由獲獎論文作者代表中國刑法學研究會理事、同濟大學教授皮勇和清華大學博士研究生施杰陽發表獲獎感言。 西南政法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林維作閉幕致辭 頒獎儀式結束后,西南政法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林維和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西北政法大學教授王政勛作閉幕致辭。林維校長在致辭中對此次年會的研討情況進行了簡要回顧,并代表西南政法大學對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及參會的各位嘉賓表示感謝。他指出,本屆年會學術凝聚力強,社會影響力大,促進了理論界和實務界的交流融通,為中國刑法學研究提供了新視角、新思路。各平行論壇討論激烈、百家爭鳴、百花齊放。本屆年會還首次設立碩博論壇,積極、大力扶持青年人的成長,希望各位青年刑法學人立足中國國情,堅持問題導向,努力成長為棟梁之材,以高質量研究成果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法治力量。 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西北政法大學教授王政勛作閉幕致辭 王政勛教授在致辭中代表中國刑法學研究會2025年全國年會的承辦單位西北政法大學對中國刑法學研究會的信任表示感謝。他指出,西北政法大學將在中國刑法學研究會以及兄弟單位的指導、幫助下辦好中國刑法學研究會2025年全國年會,歡迎各位與會嘉賓明年在西安再會。 中國刑法學研究會會長、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賈宇總結 賈宇會長在總結講話中對本屆年會的承辦單位西南政法大學表示感謝。他指出,本屆年會準備充分,議題重大,討論深入,會風優良,會務周全,展現了中國刑法學人的良好風貌。此外,本屆年會首次開設了全國刑法學研究生論壇,這一創新舉措不僅為青年學者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交流思想的寶貴平臺,更激發了廣大青年學子的學術激情與創造力。在論壇上,我們見證了青年學者們對未來研究方向的大膽設想,展現出探索的熱情,展現了刑法學界的新生力量與無限可能。最后,賈宇會長祝賀本屆年會圓滿成功,預祝下屆年會在西北政法大學順利召開。 會議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