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強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涉外法治人才培養力度,強化與涉外仲裁機構、涉外律所、政府管理部門、司法部門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創新涉外法治人才培養模式,加快推進法學院負責的中國人民大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深圳)涉外法治與發展研究中心、知識產權與創新研究中心建設工作,2024年4月14日至16日,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涉外法治與發展研究中心(深圳)負責人杜煥芳教授一行赴深圳交流調研。中華法治文明高等研究院執行院長、法學院副院長王旭教授,國際商事爭端預防與解決研究院秘書長、法學院張文亮副教授,法學院發展規劃與科研辦公室主任戴羽等參加調研。
4月14日上午,杜煥芳一行到訪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華南分會學習調研,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華南分會秘書長李云對杜煥芳一行的到訪表示熱烈歡迎,并詳細介紹了貿仲近年來案件量質齊升、國際化程度進一步提升的最新發展,以及在涉外法治研究、涉外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實踐與探索。
杜煥芳介紹了中國人民大學涉外法治與發展研究中心(深圳)基本情況。他表示,涉外法治與發展研究中心致力于進一步推進涉外法治工作大協同,助力深圳特區和大灣區涉外法治建設工作。貿仲華南分會是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的仲裁機構,也是涉外法治建設的重要主體,希望中心與貿仲華南分會共同推進涉外法治專業人才培養,做實涉外法律咨詢服務中心,建立長效合作機制。雙方就建立定期舉辦交流活動、共同開展涉外法治研究等事宜達成了一致意見,為今后的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當天下午,杜煥芳在貿仲華南分會為部分仲裁員和在深法學院校友作了《我國仲裁法的修訂與改革問題》專題報告,側重就當前我國仲裁法為何要修訂的內外因、如何修訂的主要思路和草案最新征求意見稿中的條款對比和爭議問題進行了分享和交流。
報告會后,杜煥芳一行與法學院深圳校友會代表交流座談,深圳校友會會長陳治民主持座談會。杜煥芳向校友會代表介紹了一年來法學院的事業發展情況,特別是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堪當時代重任的新時代法治人才,圍繞中國法學自主知識體系、學科體系和學術體系,開展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工程,開啟中華法治文明高等研究院建設,成立國際數字法學協會,加快推進涉外法治研究院建設等工作。校友會代表逐一介紹了自身工作崗位情況,并表達了對深圳法治建設的美好愿景,希望與法學院保持密切聯系,為法學院事業蓬勃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4月15日上午,杜煥芳一行赴深圳市藍海大灣區法律查明和商事調解中心調研座談,藍海中心創始人、戰略與發展委員會副主任李茁英代表藍海中心歡迎杜煥芳教授一行來訪。
藍海中心副理事長鄭方穎介紹了藍海中心法律查明、中立評估、商事調解、法律文化建設等工作的開展情況。杜煥芳表示,藍海中心深耕域外法查明研究和咨詢服務十余年,在業界具有較大的影響力和廣泛的認同度,這次調研學習收獲頗豐,雙方合作空間巨大,希望雙方圍繞大灣區和深圳特區涉外法治立法和制度建設研究、涉外法治人才培養和培訓服務、域外法查明和咨詢服務等方面加強合作。
4月15日下午,杜煥芳一行走訪參觀了前海一帶一路法律服務聯合會、前海國際商事調解中心、華商林李黎(前海)聯營律師事務所,并赴深圳市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管理局調研學習。
前海管理局法治建設處副處長黃海介紹了前海管理局的基本情況。他表示,前海正在奮力打造依托香港服務內地面向世界的一流國際法律服務高地,雙方在推進前海深港國際法務區建設和涉外法治智庫咨詢服務方面合作潛力巨大。杜煥芳表示,中國人民大學涉外法治與發展研究中心(深圳)剛剛成立,將聚焦高水平對外開放和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的法治保障,圍繞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改革發展所需,為深圳和大灣區的發展貢獻人大智慧和力量。希望雙方圍繞深圳特區和粵港澳大灣區法治建設智庫服務、涉外法治人才培養創新機制等議題,發揮各自優勢,促進務實合作,結出豐碩成果。
4月15日下午,杜煥芳一行赴深圳國際仲裁院調研,并與深圳國際仲裁院黨組成員、秘書長趙楓進行座談交流。趙楓秘書長對杜煥芳一行的到訪表示熱烈歡迎。她表示,深圳國際仲裁院是粵港澳地區第一家仲裁機構,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產物、經濟特區建設的產物、內地與港澳合作的產物,受理涉外案件總爭議金額位居全國第一,有著豐富的涉外仲裁實務經驗。杜煥芳表示,中國人民大學長期以來高度重視國際商事爭端預防與解決等有關問題研究,并形成了一批有價值的研究成果。中國人民大學涉外法治與發展研究中心(深圳)的正式成立,將為雙方今后的進一步合作提供便利條件,希望雙方在學生實踐實習、課題研究合作、法律交流與培訓方面深入合作。
4月16日上午,杜煥芳一行赴深圳市司法局開展調研,深圳市司法局副局長曹海雷會見杜煥芳一行,并主持調研座談會。杜煥芳表示,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和涉外法治與發展研究中心(深圳)將立足和服務深圳特區和大灣區,著眼和聚焦現實問題,培養高水平法治人才,產出一批原創性、本土性、時代性的研究成果,為深圳涉外法治發展貢獻人大智慧和力量。雙方希望在涉外法治人才培養創新、涉外法治工作課題研究等方面進一步務實合作,早日結出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