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31日中午,東南大學法學院2021級本科生工程法特色方向分流會于模擬法庭順利舉行。東南大學法學院院長歐陽本祺教授、東南大學法學實踐教育中心主任高歌副教授、法學院王瑋玲副教授、邢晨曦老師、常騰原老師、教務秘書王薇薇老師參加了本次會議。會議由東南大學法學院副院長單平基副教授主持。
會議伊始,由東南大學法學院院長歐陽本祺為本次分流會致辭。歐陽本祺院長指出,同學們在大二學習了一年法律知識后,面臨工程法特色方向還是普通法方向的抉擇,工程法是有前景的學科。從2013年開始,東南大學法學院即設置了工程法特色方向,符合國家新文科、交叉學科的發展模式,也順應了東南大學黃如校長提出的“提升新興、強化交叉”學科布局。東南大學法學院的工程法學科實力全國領先,以培養復合型人才為目標,打破學科壁壘、多元發展、開拓思維,為國家培養稀缺人才。
東南大學法學實踐教育中心主任高歌副教授從“新法科思維的東大印記”、“法科生培養模式”、“工程法背景”、“工程法就業方向”四個維度進行分享。高歌副教授指出,周佑勇教授在復建東南大學法學院時就作出指示,要將東大法科與強勢工科相結合,因此在2009年,東大法學院開設了工程法研究所,2013年正式將工程法特色方向寫入招生方案。當前,在交叉學科的大趨勢下,東南大學法學院陸續與計算機學院、數學學院等專業發展出數據法,2023年更是與網安學院開設雙學位專業,這都得益于東南大學是綜合類大學,有學科交叉的可能性。就法科生培養模式而言,復合性培養,即第一專業并非法學的法學培養模式會是將來的發展趨勢,在學科建設與道路選擇上,應目光長遠,建立自信。東南大學工程法教研室師資強勁,學習工程法學科能極大拓展個人能力。此外,相比于普通法科,工程法特色方向在相關領域的競爭力會更加突出。
王瑋玲副教授指出,工程法方向偏向英美法系,思考角度不同于大陸法系。實踐中,許多法官因為不了解工科背景,所以可能過分依賴專家意見。就工程法具體課程而言,王老師所授的工程合同法深入探究建工合同,運用法學基礎來分析,其中穿插公法因素,在內容上不僅有實務知識,也有理論層面的深入探析,工程法特色方向對同學的未來提供了更多選擇面向。
邢晨曦老師提出,同學們要勇于做困難但重要的事,比如選擇交叉學科。工程法方向更多在于培養學生形成新型思維方式。同時,根據同學們的工科基礎,靈活調整了課程難度。課堂富于趣味性,兼具專業性,如工程造價、工程管理等。對于“工程”的概念并不能孤立理解,道路、橋梁、隧道、海上平臺、人工島嶼等,都屬于工程法考察范圍。時代變革,產生了對工程法人才的巨大需求。同時,由于我國目前工程法人才的缺失,在國際社會上發生的工程糾紛中,我國處于弱勢地位。
常騰原老師提出,工程并非僅局限于房地產,有新建工程、改建工程、基礎設施等。過去數十年房地產業蓬勃發展,所以近期以及未來或許會有更多法律問題出現。東南大學法學院工程法特色方向師資力量雄厚,在工程法方向中學習到的思維模式能開闊思路。
2020級工程法特色方向優秀學生葛艷瑩分享,在工程法的學習過程中,主要是探討工程與法學交織的問題。工程法方向的考核方式與普通法方向相同。工程法是系統性、專業性較強的學科,其中公法與私法相結合,能鍛煉不同思維方式。葛艷瑩同學表示,同學們要糾正對工程法特色方向的認識誤區,沒有理工科背景依舊可以順利完成工程法學習。
在問答環節中,高歌主任指出,工程法并非一門困難的科目,實則充滿趣味性。同時,東南大學法學院目前的工程法培養模式已較為成熟,能為選擇工程法特色方向的學生提供良好保障。
東南大學法學院副院長單平基副教授對本次會議進行了總結,他指出,時代對工程法律人才需求巨大,同學們在工程法特色方向能學習到諸多獨創性知識,與工程息息相關的城市更新也是極具發展前景的選題。期待同學們能加深對交叉學科、新興融合的理解,將成為復合型法律人才作為自己的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