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珠海國際仲裁院院長王瑞森一行到訪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交流座談,并舉行《珠海國際仲裁院與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合作框架協議》簽訂暨校外法學實踐教育基地揭牌儀式。珠海國際仲裁院副院長王剛,院案件受理中心負責人嚴文靜,法學院院長陳柏峰,黨委書記張學平,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兼行政副院長李曉,國際法系主任徐偉功教授,經濟法系副主任吳京輝教授等相關人員參加活動。
陳柏峰院長在致辭中代表學院對王瑞森院長一行來校交流表示熱烈歡迎。他表示,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全面推進,仲裁作為國際通行的商事糾紛解決制度,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建立和完善涉外仲裁人才培養體系也成為我國涉外法治工作戰略布局中的重要一環。在此背景下,珠海國際仲裁院與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強強聯合,共同探索涉外仲裁人才培養模式,優化創新涉外仲裁人才培養路徑,為服務更高水平開放的需要,為培養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高素質專業化涉外仲裁人才奠定了堅實基礎。
王瑞森院長表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作為華中地區老牌政法類院校,具有極強的人才培養能力。珠海國際仲裁院自改革之后,在創新發展、提升效率、加強合作,推進國際化發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未來仲裁院將立足于大灣區,不斷拓展業務范圍,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仲裁服務,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大灣區多元化的公共法律服務、打造優質營商環境貢獻力量,期望與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建立起常態化交流合作機制,雙方共享仲裁行業的最新科研成果和應用案例實踐機會,實現在多領域推進共同發展。
陳柏峰院長和王瑞森院長代表兩地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并共同為校外法學實踐教育基地揭牌。
法律人才的培養離不開教育和實踐的相互支撐,教育機構和仲裁機構需要緊密合作,探索出培養人才的新路徑。期待此次簽約和實踐基地的授牌成為雙方合作的新起點,未來重點在法律教育研究和仲裁培訓、促進仲裁實務和科學研究的深度融合、建立仲裁人才輸送機制方面展開合作,雙方為推廣仲裁制度、優化營商環境、推進仲裁事業和法律教育的協同發展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