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發(fā)布了《關于第二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的公示》,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5門課程入選,其中王軼教授負責的《互聯網法院虛擬仿真實驗》入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胡錦光教授負責的《憲法學》、姚輝教授負責的《債與合同法》入選線下一流課程,姚歡慶副教授負責的《知識產權法》入選線上一流課程,竺效教授負責的《診所式法律教育(環(huán)境公益訴訟)》入選社會實踐一流課程。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入選第二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名單
類別 | 課程名稱 | 課程負責人 | 課程團隊其他主要成員 | 主要建設單位 |
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 | 互聯網法院虛擬仿真實驗 | 王軼 | 張龑、鄧矜婷、張吉豫 | 中國人民大學 |
線下一流課程 | 憲法學 | 胡錦光 | 韓大元、莫于川、王旭、李元起 | 中國人民大學 |
線下一流課程 | 債與合同法 | 姚輝 | 朱虎、朱巖、石佳友、熊丙萬 | 中國人民大學 |
線上一流課程 | 知識產權法 | 姚歡慶 | 中國人民大學 | |
社會實踐一流課程 | 診所式法律教育(環(huán)境公益訴訟) | 竺效 | 李修棋、曹煒、丁霖、葛楓 | 中國人民大學 |
《互聯網法院虛擬仿真實驗》
《互聯網法院虛擬仿真實驗》是由王軼、張龑、張吉豫、鄧矜婷等知名教師組成的團隊負責,由多名技術人員、教輔人員提供實時支持的實驗課程。本實驗內容為互聯網法院審理著作權侵權糾紛的相關實踐的虛擬仿真,旨在使學生深入理解與法律問題相關的技術知識,熟練掌握審查認定電子數據、線上認定案件事實的方法,培養(yǎng)信息時代一流法學院校學生應當具備的線上接受、審理案件的能力。本實驗支持證據法、訴訟法、知識產權法、侵權法等相關法學課程的講授。本實驗給操作者提供的是仿真情境和第一人稱視角。操作者以其案件當事人、代理人、法官、書記員、證人、鑒定人、技術調查官等不同的身份,需要在模擬的三維空間里展開與案件糾紛訴訟發(fā)展相關的一系列行為。本實驗圍繞著當前互聯網法院審判的最常見的案件類型---著作權侵權糾紛來展開,涉及糾紛發(fā)生時的存證、網上立案及受理、線上提交證據及交換、線上答辯、線上庭審、線上法官評議案件、線上宣判、線上執(zhí)行等互聯網法律案件可能涉及的幾乎所有環(huán)節(jié)。
《憲法學》
課程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憲法的重要論述為指導,以我國現行憲法為主要依據,形成課程體系和基本內容。課程重點闡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憲法理論、憲法制度和憲法實踐,回答中國憲法的理論邏輯、制度邏輯和實踐邏輯,闡明依法治國首先是依憲治國、依法執(zhí)政首先是依憲執(zhí)政的原理。同時,堅決反對西方憲政、三權鼎立、司法獨立等錯誤言論,對于相同表述的憲法理論和憲法制度,論證其在性質和內涵上的差異。闡述中國憲法鮮明的社會主義性質和人民性,在人類法治文明進步方面所體現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課程采用中宣部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憲法學》為正選教材,以人大版《憲法》、法律版《中國憲法》為輔助教材。
《債與合同法》
課程面向法學專業(yè)本科生開設,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立足于債與合同法的基礎理論,以《民法典》合同編的具體制度為主要內容,旨在使學生深入了解債法與合同法的作用及原理,熟練掌握并靈活運用相關合同法規(guī)范,形成嚴謹和科學的法學思維方法。本課程以司法實踐案例為切入點,通過案例的層層解析,為學生清晰呈現出合同法立法、司法的理論爭點。課程堅持以立德樹人成效作為檢驗課程效果的根本標準,除注重理論知識傳授外,兼顧實踐應用訓練,鍛煉學生以法律視角觀察社會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對實務前沿問題的民法回應能力,從而實現法學知識教育與法律適用教育的同頻共振。
《知識產權法》
課程注重深入淺出講解知識產權基礎理論,引導學生基于基礎理論處理具體實務的難題。整個課程充分考慮線上教育特點,采用不斷設問的教學方法,輔以大量的實踐案例,結合熱點組織學生課堂討論。在介紹我國現行知識產權制度的基礎上,兼顧國外制度的比較分析,努力讓學生對知識產權制度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產生濃厚興趣。
《診所式法律教育(環(huán)境公益訴訟)》
診所式法律教育(環(huán)境公益訴訟)是法學院面向法學本科生、法律碩士研究生等開設的實踐類特色課程。教學團隊負責人由國家級人才項目獲得者竺效教授擔任,由曹煒副教授、李修棋博士、丁霖助理教授等跨學院年輕學者參與。近年來,又聘請了劉金梅、葛楓等著名環(huán)保公益律師擔任校外導師,團隊與法院、檢察院以及鑒定機構等單位著名法官、檢察官、鑒定專家也建立了穩(wěn)定的合作關系。每一堂課均由理論導師與實踐導師共同講授,理論學習與實踐技能培訓并重。在學生掌握理論知識基礎上,提高實操技能,學以致用,以用輔學,力求在學生心靈播種“生態(tài)文明”和“公益法治”的善之種子。課程旨在幫助學生構建涵蓋環(huán)境公益訴訟理論和司法實務的復合知識體系。通過理論知識講授,使學生掌握環(huán)境公益訴訟的基礎知識及實體、程序規(guī)則。通過實踐經驗講授,使學生了解環(huán)境公益訴訟司法實踐中案件篩選、信息公開申請、起訴、審判等實踐性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