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專門致函武漢大學,對我院環境法研究所參與環境保護法實施情況的第三方評估研究工作表示感謝。
感謝函指出,2022年3月至9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開展了環境保護法執法檢查。受全國人大環資委委托,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作為牽頭單位,聯合武漢大學環境法研究所、中國法學會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中國政法大學環境資源法研究所等單位對環境保護法實施情況進行了第三方評估研究。武漢大學環境法研究所團隊緊扣環境保護法條款規定,深入進行調研,認真開展評估,形成了內容全面、重點突出、數據詳實的法律實施情況研究評估報告,報告簡本作為參閱資料印發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六次會議。評估成果為全國人大常委會環境保護法執法檢查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持和專業參考,達到了預期評估研究目的。
武漢大學環境法研究所作為本次第三方評估研究工作的副組長單位,對評估研究工作高度重視,成立了以武漢大學環境法研究所秦天寶教授等為主體、江蘇師范大學、海南大學等單位教授為補充的評估團隊。評估團隊收集查閱了大量一手資料,并進行了多次現場調研,每周召開一次團隊工作內部會議進行深入研討,集體改稿。團隊成果最終獲得了組長單位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和委托單位全國人大環資委的高度認可。環境法研究所還特別注重利用本次評估工作對團隊新生力量的培養,青年教師虞楚簫副研究員、劉彤彤講師、博士生唐如冰、碩士生范長江、張一丹、劉斯羽等全程參與評估活動,綜合能力得到了較大的提升,也受到了全國人大環資委的表揚。
武漢大學環境法研究所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長期以來,秉承武漢大學“頂天立地”的宗旨,主動服務國家重大戰略、服務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研究所依據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知識體系建構和高校咨政服務能力提升工程推進會視頻會議的最新指示精神和武漢大學以“加快自主知識體系建構,提升咨政服務能力”為主題的文科重點工作研究推進會的具體部署,以問題為導向不斷創新,找準關鍵點和切入點,積極致力于加快構建中國自主的環境法學知識體系,鞏固并拓展了與全國人大、外交部、生態環境部、自然資源部、水利部、國家林草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等環境立法、執法、司法以及環境外交主管部門的合作關系,咨政服務能力不斷提升,在國內環境法治建設和全球環境治理中積極貢獻武大力量和武大智慧,在建成國家“信得過、用得上、離不開”的生態環境治理與法治新型高端智庫的道路上不斷取得新成績。
責任編輯:譚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