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鼓勵和支持學院師生發表SSCI和SCI論文,北京交通大學法學院于2022年11月3日在思西模擬法庭舉辦了SSCI和SCI論文寫作與發表經驗分享交流會,邀請了在SSCI或者SCI期刊上發表論文的三位老師——李文華、王俁璇、顏永亮分享自身發表論文的經驗。會議由鄭飛副院長主持。
李文華老師以第一作者身份和新西蘭懷卡托大學教師廖志雄今年在SSCI期刊《Asia Pacific Law Review(亞太法律評論)》上發表了合撰的論文《Finding Equity without the Law of Equity: Asset Management, Fiduciary Duty and Financial Consumer Protection in China(在沒有衡平法的情況下尋找衡平:中國的資產管理、信義義務與金融消費者保護)》。該文是法學院教師第一次在SSCI來源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李文華老師從論文選題、研究范圍、寫作、投稿、修改等方面詳細介紹了論文發表的整個過程,他強調寫作SSCI論文在選題時要把握時代脈搏,研究前沿問題,研究范圍要適當聚焦,注重理論結合實踐,投稿時要對標期刊要求,認真對待審稿人意見,反復修改完善,從而達到發表目標,向世界講好中國的法律故事。
王俁璇老師今年在《Hong Kong Law Journal(香港法律學刊)》上獨立發表了論文《Judicial Regulation of Standard Form Contracts in China(中國格式條款的司法規制)》。她詳細介紹了SSCI期刊投稿流程和論文分類,對學生期刊和學者期刊的收稿量、投稿途徑、投稿時間、審稿周期和偏好進行了詳細講解,對SSCI論文分類Article和Essay各自的特點進行了分析,她強調要在了解期刊特點的前提下確定投稿期刊,明確論文類型,在選題及寫作過程中要注意對標相關要求。
顏永亮老師在《Acta Astronautica(宇航學報)》上獨立發表了《A legal approach to the national emergency management of space weather: China as a case study(空間天氣國家應急管理的法律路徑:以中國為例)》。他結合自身經歷分享了閱讀、寫作、研究方法、投稿的體會,強調要閱讀本研究領域最好的論文,從模仿開始學習,扎實地掌握文科和理科等不同學科的多種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堅持長期訓練,養成寫作習慣,在投稿過程中要重視盲審意見,積極與主編溝通。
法學院張保華教授及部分青年教師、本科生、研究生參加了交流會。2個小時的交流內容豐富精彩,在場師生均受益匪淺。
責任編輯:譚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