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伦久视频免费观看视频,国产精品情侣呻吟对白视频,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韩国三级HD中文字幕

刑事訴訟中事故調查報告的證據屬性和規范
發布日期:2021-12-02  來源:民主與法制時報

刑事訴訟中事故調查報告的證據屬性和規范

作者:□江東 陳沿江

  2021年3月1日開始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以下簡稱《新刑訴法解釋》)第一百零一條規定:“有關部門對事故進行調查形成的報告,在刑事訴訟中可以作為證據使用;報告中涉及專門性問題的意見,經法庭查證屬實,且調查程序符合法律、有關規定的,可以作為定案的根據!痹撘幎槭鹿收{查報告能否作為刑事證據使用的爭論畫上句號,但又引發了值得思考的新問題:其一,刑事訴訟法第五十條規定的法定證據種類為有限的列舉式概括,事故調查報告并不在此列。因此,事故調查報告是否屬于法定證據?若是,又屬于何種法定證據?其二,司法實踐中事故調查報告已被大量運用,并具有重要的證明作用,但《新刑訴法解釋》并未對事故調查報告設置完備的規范體系。本文試著從事故調查報告的證據屬性和規范兩方面對此進行探討。

  事故調查報告的證據屬性

  事故調查報告是指在事故發生后,由行政機關組織的調查人員和調查小組作出的,查明事故基本情況,并判斷事故發生原因和進行責任認定的分析報告。常見的事故調查報告包括交通事故認定書、火災事故認定書、生產安全事故調查報告等。關于事故調查報告在刑事訴訟中的證據屬性,學界有“證據資格否定說”“鑒定意見說”“新證據種類說”“免證事實說”等觀點。筆者認為,事故調查報告應屬于一種特殊的鑒定意見。

  其一,事故調查報告因其調查行為的專業性和報告結論的意見屬性,應當歸屬于鑒定意見。鑒定意見是指鑒定人根據有關機關的指派或聘請,運用自己的專門知識和技能對案件中的專門性問題進行鑒定后所作出的判斷。鑒定意見的本質特征在于鑒定活動的專業性和鑒定結果的意見性。與之類似的是,事故調查報告是對事故的基本情況和事故發生的起因、經過、結果等專門性問題所作的調查研究,同樣需要調查人員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因此也具有專業性特點?梢哉f,調查人員的調查活動和一般鑒定人員的鑒定活動在本質上沒有區別。另外,事故調查報告一般需要闡明事故發生的原因等因素,并對事故作出責任認定,因此也屬于意見性證據。以交通事故認定書為例,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條的規定,交通事故認定書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根據交通事故現場勘驗、檢查、調查情況和有關的檢驗、鑒定結論出具,且應當載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實、成因和當事人的責任。一方面,交通事故認定書的出具過程需要交通警察依據知識和經驗對案件進行綜合判斷,專業性較強;另一方面,交通事故認定書的內容須包括成因認定和責任劃分等意見性內容。由此可見,事故調查報告符合鑒定意見的本質特征,應當歸屬于鑒定意見。

  其二,事故調查報告的制作主體和內容與一般的鑒定意見不同,屬于一種特殊的鑒定意見。從制作主體上看,事故調查報告是依據法律規定,以國家機關名義,由調查人員(或調查小組)依職權作出,而鑒定意見大多是由具有專業鑒定資質的鑒定機構和鑒定人所作出。從內容上看,一般鑒定意見只針對案件中的某些專門性問題,而事故調查報告則是針對整個事故從事實到法律的全方位判斷意見,不僅涉及專業性問題的分析,還包括對法律問題以及事故責任認定的判斷。以生產安全事故調查報告為例,根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的規定,生產安全事故調查報告由各級人民政府組織的事故調查組提交,其內容既包括事故發生單位概況、事故發生經過和救援情況、人員傷亡和損失等基本情況,又包括事故發生的原因、事故性質和整改防范措施等專業性問題,以及事故責任認定和對事故責任者的處理建議等法律問題。

  事故調查報告的規范完善

  雖然《新刑訴法解釋》明確了事故調查報告的證據屬性,但事故調查報告作為刑事證據適用還有兩方面問題需要進一步明確:第一,事故調查報告的調查主體、調查程序和制作標準缺乏詳細規定。事故調查過程中的證據收集、成因分析和責任劃分,通常主要由調查人員(或調查小組)處理,缺少程序規范與外部監督機制,這種封閉且裁量權較大的調查模式,可能影響事故調查報告的真實性與合法性。第二,鑒于事故調查報告一般以行政機關或事故調查組的名義出具,且事故調查報告技術性強,具有不可代替性。因此,在司法實務中,有的法庭對事故調查報告過度依賴而使得審查形式化。針對這種現象,《新刑訴法解釋》規定事故調查報告“經法庭查證屬實,且調查程序符合法律、有關規定的”,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該條明確了法庭針對事故調查報告的實質審查職責。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新刑訴法解釋》并未就事故調查報告的可訴性以及當事人的權利救濟等問題作出回應。

  筆者認為,為了規范事故調查報告在刑事訴訟中的適用,在制度規范層面可從以下兩方面著手完善:

  其一,完善事故調查報告的程序規定,提高取證的合法性。作為刑事證據使用的事故調查報告,應當由有資質的調查人員,嚴格遵從法定調查程序,按照法定標準作出。筆者認為,應當將事故調查中的證據收集和責任認定相分離,以符合鑒定人的回避規定,在常見事故中引入中立的專業事故責任鑒定人和鑒定機構,在少見事故中將目前專家的參與權和協助權升格為對事故調查報告制作(尤其是對原因判斷和責任認定部分)的主導權,并完善事故調查運作機制的程序規定,建立統一的責任劃分標準。

  其二,完善當事人的救濟途徑,F行法律和規范性文件對事故調查報告的救濟程序缺乏統一規定,如《火災事故調查規定》《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都設立了復核程序,但在《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中未有體現。此外,事故調查報告的可訴性在司法實務中意見并不一致。筆者認為,雖然事故調查報告的實地調查難以真正復原事故本現,但其中的原因判斷和責任認定可以重復,因此應統一設立針對事故調查報告原因判斷和責任認定部分的復核程序。作為會對相對人權利義務產生實質影響的具體行政行為,事故調查報告(尤其是其原因判斷和責任認定部分)應當被賦予在行政訴訟中的可訴性。此外,事故調查報告具有較強的專業性,為了充分保障當事人的質證權,可以援引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七條第二款的規定,保障當事人、辯護人和訴訟代理人申請有專門知識的人出庭的權利,對事故調查報告中的專業問題提出意見。

 。ㄗ髡邌挝唬何髂险ù髮W法學院。本文為2019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證據的支撐力和區分力問題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為19XFX006)

責任編輯:郝魁府
本站系非盈利性學術網站,所有文章均為學術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權利問題請與我們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