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精神,推進“習近平法治思想”走進高校、走進課堂、走進教材,走進師生,2021年10月20日,由中國法學會主管、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指導、《民主與法制》社主辦的《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與實踐專刊》(以下簡稱“專刊”)贈閱儀式在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舉行。中國法學會機關黨委副書記,《民主與法制》社黨委書記、社長林洪武,《民主與法制》黨委委員會、副總編輯杜林,《民主與法制》社行政財務辦公室與記者站管理部主任李蕾,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法學院黨委書記、院長王軼,法學院副院長程雷、張龑,法學院辦公室主任洪蕎參加了本次會議。
會議伊始,王軼老師就當前學校開展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教育情況進行介紹,全校師生通過講授課、辯論課、研討課等多元形式全面、系統地開展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教育學習。一是成立思想研究中心,去年11月29日成立的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是國內經黨中央批準首批10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機構”中第一個成立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的單位;二是開設習近平法治思想概論課,此門課程是在全國高校中最早開設的,按照學科基礎課和專業必修課的最高學分設置,以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加強師生對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深入挖掘與思考;三是舉辦習近平法治思想系列講座,邀請張文顯等教師主講,向全體高校開放,受到廣泛好評。此次《專刊》的編纂猶如“及時雨”,是我們研究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素材。
隨后,林洪武社長指出,中國人民大學是本次《專刊》面向的第一家院校,并就《專刊》的相關情況進行簡要介紹。一是發展現狀,刊名為“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與實踐”,這就要求“研究”與“實踐”相結合,目前刊物已經吸收了檢察長、院長等實務部門文章,同時得到了中國法學會600萬元專項經費的支持,以“專題、課題”的形式進行了多次調研。此外,在今年的2月1日雜志社與“學習強國”簽約達成戰略合作,每期專刊選擇制作短視頻,通過新媒體進行宣傳,部分文章通過學習強國號等推送,平均閱讀量達到2000萬,《專刊》的傳播和影響力得到不斷提升。二是未來規劃,按照國家有關新聞出版的規定,增刊每年只能生產兩期,但隨著概論的出版、走進院校課堂,未來將增加期刊欄目,除公檢法司安以外,逐步拓展到理論界和學術界;此外,《專刊》在字體大小、紙張選取、裝訂方式等外觀設計方面也在不斷優化,從細節中打磨雕刻。未來希望加強與人民大學的合作,面向廣大師生征稿,共同將《專刊》做精做優。
最后,王軼老師向中國法學會、《民主與法制》社表示由衷感謝,將人民大學作為“第一站”,體現了對黨在新中國成立后親手創辦的第一所新型正規高等法學教育機構的關心。同時,肯定此項活動的重要意義:不僅為“習近平法治思想”的課堂教學注入活力,更為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深入研究開啟新篇章。并表示將會攜領學院師生積極響應,把每一本刊物都用在刀刃上,聯合多元主體、多舉并措,梳理“三進”工作總結,精選優稿,共同致力于“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研究、闡釋和宣介,讓法治教育植根理論學習、思想引領,推進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課堂、植根人心,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夯實法治基礎。
習近平法治思想,是順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代要求應運而生的重大理論成果,更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專刊》作為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學習研究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平臺和陣地,讓《專刊》走進校園、滲透課堂、潤澤師生,是學院學科教育與能力教育的必然要求,更是師生思想引領與品德灌溉的有力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