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動法學教育高質量發展,提升法治人才培養水平,扎實推進習近平法治思想“進課堂、進教材、進頭腦”工作,11月5日下午,校長馬懷德與中國政法大學青年教師代表座談,聽取青年教師的意見、建議。來自中國政法大學相關學院和部分科研單位的16位法學專業青年教師代表參與座談,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參加座談會,會議由副校長常保國主持。
常保國就中國政法大學“習近平法治思想概論”課程建設基本情況、教學中可能遇到的問題等進行了簡要介紹。
在教師發言研討環節,青年教師紛紛從習近平法治思想課程定位、加強教師自身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的自覺、習近平法治思想與本專業學科教學有機結合、創新教學方式方法、新形勢對專業教學形成的機遇與挑戰等角度發表自己對習近平法治思想課程教學的經驗與感受。
隨后,研究生院副院長王振峰、教務處處長汪海燕分別就習近平法治思想課程在研究生教學和本科生教學工作中的特點、挑戰、保障等同與會教師分享。常保國從習近平法治思想課程建設的“必選動作”與習近平法治思想與專業課融合的“自選動作”兩方面介紹學校下一步相關工作計劃。
馬懷德對青年教師在習近平法治思想“三進”工作中取得的成績表示肯定。他指出,在習近平法治思想提出一周年之際,學校召開青年教師座談會,目的是深入持續推進習近平法治思想“三進”工作,將“三進”工作做實、做細、做出成效。他提出三點要求:一是廣大教師要充分認識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義,講好《習近平法治思想概論》這門課。政法院校是學習、宣傳、闡釋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陣地,法學教師應當先行一步,學得更多一些、更深一些、更透一些。通過課程向學生全面闡釋中國法治的歷史變革、矚目成就、政治方向、發展脈搏,幫助學生全面、客觀認識中國法治的歷史、現狀和未來,幫助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二是要舉全校之力,尤其是法學專業力量,大力推進“三進”工作。“進教材”是基本要求,教師要編好教材、選好教材、改好教材,及時將習近平法治思想最新成果有機融入到教材編寫、修訂工作中;“進課堂”是重要契機,要豐富教學形式,利用實踐課、研討課、案例課、現場課等方式增加課程趣味性、生動性、啟發性,不斷創新探索,積累經驗,提升教學質量;“進頭腦”是根本目的,要備好課,通過集體備課、觀摩課、讀原文原著等方式深刻領會習近平法治思想的豐富的理論內涵、深厚的歷史底蘊、鮮明的中國氣派、飽滿的時代精神。三是學校要提供充分保障,激勵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加大對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學習、研究、宣傳、闡釋、講授。通過開設新課程、編寫新教材、設立新項目積極保障習近平法治思想“三進”工作,從而提升法治人才培養質量,服務全面依法治國。馬懷德勉勵青年教師繼續積極探索習近平法治思想教學工作,期待青年教師取得更大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