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28日上午,西北政法大學碳中和法律研究中心成立大會暨首屆碳達峰、碳中和法律問題學術研討會在西北政法大學誠意樓舉行。會議由西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法律科學》編輯部、西北政法大學發展規劃與學科建設處主辦。來自西北政法大學、武漢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復旦大學、北京大學、貴州大學、西南石油大學、南京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陜西省人民檢察院、灃東新城管委會、西安市碑林區人民檢察院、鴻舟集團等30名專家、135名師生通過線上線下的形式參加了會議。
氣候變化是當今全球面臨的重大挑戰之一。2020年,我國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一承諾彰顯了我國對建設全球生態文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擔當。這也對我國能源革命升級,推動經濟與產業結構轉型、經濟增長方式轉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扎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確保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需要運用法治手段予以保障。
西北政法學成立碳中和法律研究中心,將充分發揮智庫優勢,積極與相關單位在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方面加強合作,針對當前碳達峰、碳中和的重點、難點、爭議點的法學問題展開研究,不斷探索跨學科合作,積極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與綠色發展中發揮作用。研究中心由西北政法大學《法律科學》雜志主編楊建軍教授擔任主任,武漢大學秦天寶教授、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高利紅教授、西北政法大學王瑩瑩教授、倪楠教授等8人擔任副主任,王繼恒、郝少英、陳娟麗、丁巖林等15人獲聘研究員,北京市中聞(西安)律師事務所等五家單位成為協同單位。
成立大會后,中心舉行碳達峰、碳中和法律問題學術研討會。會議分為二個階段,第一階段為主題演講環節,由西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院長倪楠教授主持。來自武漢大學法學院的秦天寶教授、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高利紅教授、鴻舟集團陽彥字副總裁、北京中聞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陳皓律師、西北政法大學行政法學院副教授趙哲分別以《整體系統觀下雙碳目標法治保障的法理和構造》《氣候訴訟的類型及其對關鍵法律概念的影響》《雙碳戰略及其技術解讀》《雙碳背景下法律服務業務的拓展》《碳排放權的法律性質》為題進做了主題演講。
秦天寶教授介紹了如何在整體系統觀的背景下去看待碳中和、碳達峰目標的實現以及法律如何保障這一目標的實現。秦教授強調要進行系統化的治理,對相關的要素進行統籌,優化配置,避免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現象。雙碳目標的實現,實際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也是一個從靜態觀察到動態考察的過程。
高利紅教授介紹了氣候訴訟的類型及其對關鍵法律概念的影響。高利紅教授對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氣候訴訟數據庫1870個訴訟案例中的典型案例進行了梳理和研究,總結歸納了氣候訴訟的類型及演化。高老師認為氣候訴訟主要包括行政訴訟和民事訴訟兩類,如果還需再增加,可以把戰略性訴訟作為公益訴訟。因為,戰略性訴訟不是單純尋求個案,而是為了尋求社會、政治、經濟方面的系統性變遷。
第二階段為專題研討,共分為兩個單元。第一單元由西北政法大學教授、發展規劃與學科建設處處長王瑩瑩主持,來自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朱明哲、復旦大學博士程飛鴻、貴州大學教授寧立標、貴州大學博士楊曉迪、南京農業大學楊博文老師進行了發言,西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副教授郝少英、西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副教授丁巖林進行點評。第二單元由《法律科學》編輯、西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院肖新喜副教授主持,北京大學副教授、博士生導師洪艷蓉、西南石油大學法治與社會治理研究院副院長王浩、西南石油大學法學院研究生鮮翰林、西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副教授陳娟麗、西北政法大學博士張雋進行了發言,西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副教授王繼恒、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張寶教授進行點評。
此次研討會在各位與會人員的精彩發言中成功落下帷幕,與會嘉賓對碳中和法律研究中心的成立表示衷心祝賀,充分肯定了法治手段在應對氣候變化中所肩負的使命與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