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暨南大學法學院知識產權學院消息,7月14日上午,法學院/知識產權學院在第二文科樓722會議室召開“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以下簡稱“四新”)建設座談會。黨委副書記朱子木、學院副院長高軒、法律學系主任喬素玲、知識產權系主任陳賢凱以及李莉、賈學勝、戴霞等老師參加了會議。
會議分兩個專題進行,第一個專題是習近平法治思想大講堂學習研討交流,由朱子木主持。朱子木對學院的學習情況作了匯報總結,各專任教師積極參加大講堂學習,同時各教工黨支部也通過組織生活會、線上學習會等形式開展了研討交流,學習熱情高漲。接著,各位老師也根據個人的學習情況分享了心得體會。
第二個專題是“四新”建設大討論,由高軒主持。首先,高軒向大家傳達了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解讀了“四新”建設的主要內容。他指出,要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清華大學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用好學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劑”,打破學科專業壁壘,進一步更新觀念、解放思想、厘清思路、凝聚共識。為此,請老師們結合新文科建設的要求,討論如何迎接“新高考”對新文科建設的機遇與挑戰;同時,以促進學科交叉,強化專業內涵建設為目標,提出新一輪本科人才培養方案修訂的思路與意見。
老師們圍繞“四新”建設主題各抒己見。喬素玲認為,學科之間的融合需要有資源的支撐,開展學科建設不僅需要信息化的技術手段,還需要人才的支撐,特別是相關學科人才的引進。賈學勝認為,課程設置方面要打破人為設置的壁壘,要解決專業融合問題,必須從具體方法入手。李莉認為,新文科建設應該從學校、學院、學生幾方面同時進行,學校多設置選修課,開設選課指導,幫助學生提高專業認識,同時教師也應該不斷更新知識,拓寬知識面,將更多與專業相關的知識灌輸給學生。陳賢凱認為,2018年知識產權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的課程設置已經有學科交叉及勞動教育的相關體現,對于新文科建設相關要求早有響應。知識產權專業正在邁向一流專業建設,與法學專業的融合在進一步加強,兩個專業的課程應該如何設置才能避免沖突,是一個細致的問題。戴霞老師認為,新文科建設不僅要加強專業建設,也要加強德育、體育、美育建設,強化專業儲備的同時要加強素質教育,這樣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法學人才。同時法學教育也要融合工科、理科教育,充分利用綜合性大學的優勢學科,強化課程建設。
接著,高軒介紹了學院教學團隊建設的設想與思路,并提出了相關問題,與會老師圍繞這些問題,就學院教學團隊的建設暢所欲言,各抒己見。
朱子木做總結性發言,他認為新一輪本科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首先需要認真思考的是培養目標的確定,只有培養目標設置準確,才能更精準的設置課程模塊和具體課程。同時希望老師們認真學習《法學院/知識產權學院關于加強法學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的實施方案》,按照方案要求落實各項工作,促進一流專業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