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華東政法大學消息,7月6日下午,華東政法大學研究生院與海寧市人民法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約儀式在該法院舉行。海寧法院黨組書記、院長王建強,華東政法大學研究生院院長洪冬英等出席簽約儀式。
根據協議約定,雙方緊緊圍繞黨中央關于加強法治工作隊伍建設的重要決策,按照“出思想、出成果、出人才”要求,通過合作共建、資源共享,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培養一批應用型、復合型高層次卓越法律人才,造就一支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德才兼備、富于創新精神的司法特色決策咨詢隊伍,充分發揮“思想庫”和“智囊團”作用,形成合作共建特色品牌,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作出更大貢獻。
王建強在致辭中表示,華東政法大學是我國知名高等政法院校,歷史悠久、師資雄厚、學術成果斐然,華政研究生院更是全國首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華東地區首個獲得法學博士學位點單位,是培養優秀法學人才的搖籃。海寧法院與華東政法大學關系源遠流長,希望雙方以此次簽約為契機,進一步強化良性互動,推動雙方高質量、高水平合作,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貢獻力量。勠力同心,開創院校共建新局面,通過合作把理論研究、實務研討融合起來,豐富內容、拓展合作,打造長三角院校共建的“金名片”;齊心協力,推動人才共育新發展,通過課題調研、專家互聘、學術交流等形式,共同培養理論與實務“雙優秀”的法治人才;合作共贏,構筑經驗交流新模式,在“互聯網+”時代,共同以“猛進如潮”的姿態勇立在現代化法治的“潮頭”。
洪冬英表示,法學是實踐性學科,需要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海寧法院先后被授予“全省突出貢獻法院”“全省政法系統先進集體”“全省陽光司法優秀法院”等榮譽稱號,并被最高法院命名為全國“案件繁簡分流機制改革示范法院”,此次與海寧法院簽訂合作協議,旨在構建常態化、機制化的交流平臺,重點圍繞研究生實習實踐、法院實務人才與法學專家雙向交流、科研合作機制等方面展開合作,努力推動院校共建共贏。要通過加強校院合作,創新培養模式,破除對法治人才培養的體制和機制壁壘,培養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和國際型卓越法治人才,實現知識教學和實踐教學的融合,架起法院和法學院橋梁。希望雙方以本次簽約為契機,對接司法改革和研究生教育改革,進行體制與機制創新,深化合作層次,拓展合作領域,使雙方在人才培養、實務研討、合作研究等方面達到雙贏。
為助力進一步加強海寧法院青年干警培養,建設高素質專業化的法院人才隊伍,海寧法院誠聘華東政法大學洪冬英、張勇、張卓明教授為海寧市人民法院青年干警理論研究導師。
雙方今后將共同為社會提供更優質高效的“法治產品”,以更高質量、更密切合作的新優勢、新氣象,為第二個百年奮斗新征程開好局、起好步,積極貢獻法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