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海洋大學法學院消息,2021年7月5日-2021年7月6日,中國海洋大學法學院2021年“極地問題研究”夏令營(線上)成功舉辦。中國海洋大學法學院“極地問題研究”夏令營旨在增進極地研究領域的全國優秀大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吸引和挖掘優質生源,推動我院國際法學學科的發展。2021年中國海洋大學“極地問題研究”夏令營吸引了來自全國著名高校的眾多優秀學生報名,經過嚴格遴選,共計24名營員參營。
7月5日上午,夏令營開營典禮正式拉開帷幕。中國海洋大學法學院副院長董躍教授主持開幕式,中國海洋大學法學院黨委書記、中國海洋大學極地研究中心主任劉惠榮教授、 極地研究中心骨干教師曹亞偉、陳奕彤、王金鵬、于敏娜等出席。
首先,董躍教授對參加 “極地問題研究”夏令營的各位營員表示了歡迎,隨后,他同營員們一起觀看了學校宣傳片《藍色華章》,并向營員們介紹了法學院的發展歷史及極地研究團隊現狀。中國海洋大學法學院極地研究團隊是國內較早涉足極地研究的國際法團隊,團隊交叉學科特色顯著、匯聚了眾多優秀教師、目前已經培養了諸多涉外法律優秀人才,學術研究成果卓著,學科發展迅猛,已經成為全國聞名的特色研究團隊。隨后,中國海洋大學法學院黨委書記、極地研究中心主任劉惠榮教授代表學院致開幕式歡迎辭,劉惠榮教授指出:“極地問題研究”夏令營是一個具有前沿性、開放性、包容性、富有特色的專題夏令營,希望營員們能夠以法學深厚扎實的專業知識和新興前沿的研究領域相結合,拓展自己未來的學業視野。
開幕式典禮結束后舉辦了“極地問題研究”系列專題講座。劉惠榮教授的講座題目為“全球海洋治理與海洋戰略新疆域”。劉惠榮教授指出:地球上絕大部分地方被海洋覆蓋,海洋治理在全球治理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給全球海洋治理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特別是在深海和極地等戰略新疆域,深海和極地已經成為中國國際法學研究的重要使命。
第二場講座的講授專家為中國海洋大學法學院骨干教師曹亞偉老師。他向營員們進行了“南極旅游‘是’與‘非’”的報告,他從南極地區的地理情況和主權聲索紛爭入手,向營員們介紹了南極旅游的發展歷史和現狀,以及開展南極旅游面臨的法律問題,并給營員們展示了自己拍攝的南極風光、科考活動的圖片,激發了營員們對極地領域研究的濃厚興趣。
7月5日下午-7月6日,營員們分組參加了綜合考核,此次夏令營綜合考核采取網絡遠程面試的方式進行,主要考察營員的專業素質和外語水平。營員們通過對有關國際法問題的理解與分析,充分展現了涉外法律工作人才必備的專業素養和外語交流能力,同時也為學院選拔優秀人才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7月7日上午,綜合考核結束后舉行了夏令營閉幕式,法學院副院長董躍教授、團隊青年教師代表等出席了閉營儀式。汕頭大學王禹涵同學代表參營營員發表感言。王禹涵同學表示:參加此次“極地問題研究”夏令營收獲頗豐,她不僅結識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學子,也加深了對海大法學院和國際法學科的認識。通過此次夏令營,她認識到極地研究是國際法研究的一塊富礦,需要后浪們共同努力,并希望與線上的營員明年相聚美麗的海大。董躍教授總結了本次夏令營活動,點評了參營營員們的整體表現,并叮囑營員們在未來的學習道路上砥礪前行。他代表學院再次向營員們發出誠摯的邀請,希望營員們通過選拔加入中國海洋大學法學院“極地研究中心”團隊。最后,本次“極地問題研究”夏令營在一片熱烈的掌聲中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