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消息,在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周年之際,為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精神,2021年6月28日下午,中國政法大學離退休第14黨支部與2018級本科生黨支部在昌平校區開展“薪火相傳·使命在肩:老黨員與青年黨員信仰對話”支部共建活動。學院黨委書記顧永強,離退休教師梁淑英、曾爾恕、張力、李巍,2018級本科生黨支部黨員代表參加了本次活動。活動由學院分團委書記、2018級輔導員劉瑾主持。
2018級本科生黨員代表進行了黨史學習心得分享。2018級本科生第三黨支部黨員任曉楠以“暢談入黨初心——青年毛澤東的初心之路”為主題,結合歷史材料,分析了青年毛澤東在個人使命與中國革命問題認識上的思想演變。2018級本科生第三黨支部黨員閔媚與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入黨初心。2018級本科生第四黨支部書記孫煒寧同志以“賡續精神血脈——《覺醒年代》:重現先驅上下求索的熱血青春”為研究視角,回顧了自1915到1921年,革命先輩們在探索救國救民道路中的責任擔當,從歷史縱深處,回望初心。2018級本科生第二黨支部書記劉奕辰選擇了紅色特工鄧發的事跡,以“堅定理想信念——《紅色特工的絕筆信:國家的命運寄托在你們青年人身上》”為題進行了主題分享。
離退休教師黨支部的老黨員們對青年黨員的理論學習成果表示肯定,并結合自身經歷,與參會同學進行交流。曾爾恕老師以父輩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的經歷為例,鼓勵青年黨員學習先輩們以國家建設為己任的愛國情懷與使命擔當,將個人理想同祖國發展結合起來,不懈奮斗。梁淑英老師強調了共產黨員的初心就是共產黨員的良心,勉勵青年黨員在未來的學習與工作生活中堅定個人理想,抵御利益侵蝕,做“服務人民的好人”。張力老師分享了個人作為國際公法研究所黨支部書記時的工作經歷,強調共產黨員的初心即是不計利益的奉獻精神與忘我精神,同學們面對自己不同階段的不同身份,要時刻謹記,律己奉公。李巍老師提出,在當今時代背景下,國家制度建設需要青年法律人的智慧與努力,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希望大家增強專業本領,拓寬國際視野,為我國法治建設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顧永強老師進行總結講話。他從“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的要求切入,希望全體同學從黨史學習教育中汲取營養。一是塑造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大學是三觀塑造的重要時期,要抓好這一時期的三觀養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二是德法兼修,求真務實。學校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同學們要有以德為先,努力成為一個德行、品行高尚的人。三是鍛煉思維能力、實踐能力。通過學習、研究、分析和問題化解,在實踐中歷練,不斷提高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提高科學高效系統解決現實問題乃至歷史問題、未來問題的能力,以更高的使命擔當,投身到祖國的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