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消息,6月22日19:00,“新征程·永遠跟黨走”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獻禮建黨百年師生紅歌會暨2021年送畢業生文藝匯演在南湖校區藝體中心順利舉行。教育部黨史教育高校第十巡回指導組全體成員到現場指導,學校全體校領導、中國銀行東湖分行領導、各職能部門和二級單位主要負責人、各二級黨委黨員教職工及在校師生代表共同參與本次活動。
紅歌會將中國共產黨百年征程的四個歷史時期分為“革命史詩”“奮斗贊歌”“走向復興”“星辰大海”四個篇章,通過10個舞臺表演節目和5000名師生方陣齊唱的形式,形成全場沉浸式互動表演,生動推動了學校黨史學習教育走實走心,弘揚了中南大紅色基因和學校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教育教學成果,展示了“十四五”開局之年,中南大全體師生上下以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為牽引努力寫好高等教育奮進之筆的堅定信心。
2021年3月起,學校組織校友代表和在校師生去往黨的百年征程中、學校發展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10個紅色地標,從上海到嘉興、從井岡山到西柏坡、從遵義到延安、從深圳到北京、從寶豐到武漢……拍攝、紀錄、完成四段黨史領學導讀。十處紅色地標的實景拍攝和校友的傾情講述將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歷史通過黨史領學視頻的方式濃縮進行呈現,視頻中奮斗在各地建功立業的校友講述了中國共產黨從“小小紅船”成長為“巍巍巨輪”,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從浴血奮戰到走向復興,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
紅歌會前夕,學校面向兩校區青年學生遴選招募了由學生黨員、校院兩級團學骨干和研究生代表的100名學子共同組成“初心”方陣,在紅歌會多個篇章承擔演出任務。通過參加排練演出,演繹經典革命歌曲,用歌聲表達了青年學子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愛國愛民、錘煉品德、勇于創新、實學實干”的囑托,從黨史學習中激發信仰、獲得啟發、汲取力量。
此次紅歌會將舞臺表演和方陣合唱深度融合,以歌舞表演《跟著共產黨走》開場,臺上“初心”方陣、學校幼兒園和校大學生藝術團共同表演,臺下全場紅旗飄揚,營造出氣勢恢宏的開場氛圍。在四個篇章視頻和四位導讀的領學下,舞臺表演采用歌舞、情景表演、京劇和音詩畫等豐富的表演形式。
由校黨委常委、副校長姚莉領銜,12名女專家學者、管理骨干共同演繹的舞蹈《芳華》伴隨著動聽的音樂,用優美的舞姿展現了對黨和國家的深摯祝福。音詩畫《東方紅》、歌曲《贊歌》和歌舞《不忘初心》詮釋了一代代共產黨人為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
音詩畫情景表演《國際歌》《中國青年》演繹了不同時代青年的擔當;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第六屆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獲獎作品、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原創舞蹈《生命的河》、2021年“足尖上的青春”校園舞蹈大賽一等獎作品舞蹈《詠梅》和樣板戲《都有一顆紅亮的心》展示了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優秀美育教育實踐成果;畢業紀念《星辰大海》中校黨委書記欒永玉,校黨委副書記、校長楊燦明向2021屆畢業生送去深深祝福。
紅歌會中,全校17個學院(中心)近5000名師生組成的合唱方陣,用16首時代經典歌曲和激情四射的表演,展現了現場全體中南大人昂揚向上、奮發有為的精神風貌,線上收看直播及現場參與師生都在現場熱烈的氛圍中深受感染,在強烈的儀式感中升華愛黨愛國愛校的濃厚情懷。
全場起立、重溫入黨誓詞環節將演出推向高潮,在全體合唱《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校歌》和《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歌聲中活動圓滿落幕。
正值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學校黨史學習教育深入開展之際,學校特別精心策劃組織本項活動,廣泛動員各二級黨委、各職能部門和直屬單位、各學院師生代表共同參與,既是將學校黨史學習教育與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相結合,也為“十四五”開局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吹響號角、提振士氣。據悉,紅歌會參演規模及群體眾多,各地校友代表、學校領導、專家教授及管理骨干、德智體美勞育人教師代表、學校幼兒園、離退休教職工、在校師生團體等近600名中南大人齊心協力、辛苦排練,一同進行沉浸式黨史學習教育,共同演繹紅色經典。過程中,不同學院聯合組成同一方陣,不同學院、不同專業學科、
同年級、師生校友間融合為整體,互相配合完成排練及演出任務,用歌聲共同獻禮建黨百年,凝聚全校師生為學校建設“財經政法深度融通特色鮮明的世界一流大學”目標而努力奮斗的精神力量。
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征程歷久彌堅,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百年歷史中,變的是國家的前途命運和人民的生活狀況,不變的是始終奮斗向前、繼往開來的時代初心。今天,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全體師生,以此方式熱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既是為銘記黨的奮斗歷程、擔當歷史使命,更是為從黨的奮斗歷史中汲取前進力量。站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起點,學校正邁步走向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全體中南大人將繼續以“初心”指路、以“使命”導航,秉承“博文明理、厚德濟世”的校訓精神,堅定不移地走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等教育發展之路,堅定不移地走向人民需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