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蘇州大學法學院消息,2021年6月20日上午9時,蘇州大學王健法學院2020屆畢業典禮在東吳大講堂隆重舉行。蘇州大學王健法學院院長方新軍、院黨委書記吳江、副院長程雪陽、沈曄、龐凌、副書記兼副院長朱春霞、院長助理趙毅,以及各專業任課教師代表和2021屆全體本科畢業生、碩士研究生畢業生、博士研究生畢業生參加了此次典禮。王振華老師擔任主持。
王振華老師在介紹了到場嘉賓后,宣布畢業典禮正式開始,全體起立奏唱國歌。
隨后,2021屆本科畢業生代表張泰上臺發言。他回憶了四年的本科生活,并表示每一個法科生都一定心懷“法治國家”的夢想,衷心希望現在和未來有更多、更高質量的法律人才為國家、社會貢獻力量。
2021屆碩士研究生畢業生代表王文萍上臺發言。她首先表達了對母校和法學院的感激與眷戀之情,并表示將秉承“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的精神,肩負起母校的期待與時代的重任,懷揣著對法律的信仰與敬畏,于漫漫征途更加堅定地前行。
2021屆博士研究生畢業生代表李睿智上臺發言。她以《逍遙游》中“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表達了學術一路永無止境也從無坦途,她深深感謝導師郭樹理教授以及王健法學院的各位老師的諄諄教誨,使她收獲良多。
王俊作為教師代表上臺致辭。王俊副教授先以幽默的言辭表達了對于受邀發表畢業致辭的欣喜之情,并回憶了與2017級的本科生之間的牽連與緣分。他以三個關鍵詞“珍惜”、“感恩”、“理想”作為給畢業生的寄語:一是“珍惜”,珍惜母校、母院及現在擁有的一切,不要太糾結于所謂的平臺,用自己的努力去帶領這個平臺,而不是寄希望于平臺能帶給你什么;二是“感恩”,唯有一個懂得感恩的人,才能有動力去不斷追尋自己的理想,也才能與身邊的師長、朋友“真心換真心”,才能在迷茫之際獲得更堅定的力量;三是“理想”,一個人成長的道路上,一定要有著屬于自己的理想,這個理想請盡早確定,而且一旦確定前進的道路,就不要輕易去改變自己的人生追求,為之堅持下去,終將取得更大的成績。
隨后,吳江書記宣讀了2021屆本科優秀畢業生、研究生優秀畢業生名單。
最后,方新軍院長發表主題為“做一個尊重手上飯碗的人”的致辭。他以黑澤明導演的《七武士》中一個鏡頭為引,將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娓娓道來,它作為一種體系已經滅亡,而對日本現代社會的最大影響,就體現在日本人的職業倫理中。其精神內核源自中國的傳統文化,孔孟思想對日本的哲學思想產生了重要影響,日本人對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更是極度推崇。竭力提倡高尚職業倫理的稻盛和夫,他的京瓷哲學就是陽明心學的日本現代版。稻盛和夫以自己的人生經歷為基礎,反復強調認真工作對個人、對社會的意義。方新軍院長語重心長地告誡同學“去尋找工作的意義”,他說:“成為現實世界的一部分是一種殊榮,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大自然的杰作。通過辛勤的工作把自己的一點特征添加到實在的永恒過程之中,就是構成幸福和歡樂的東西!”工作不止是為了養家糊口,擁有一份職業是個人獲得自由和尊嚴的最主要保障,而尊重自己的職業倫理是人生幸福的重要保證。在致辭的末尾,方新軍院長衷心祝愿各位畢業生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能夠尊重自己手上的飯碗,并尋找到真正的快樂。
至此,王健法學院2021屆畢業典禮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