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復旦大學法學院消息,為深入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值習近平總書記給復旦大學《共產黨宣言》展示館黨員志愿服務隊全體隊員回信一周年之際,復旦大學法學院民商法經濟法支部聯合法理法史支部,前往上海長興島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支部黨員通過實地參觀聆并聽講解,深入了解長興島從無到有、從貧瘠到繁榮的發展歷程。長興島本為長江泥沙在入海口沉淀而成的沙洲,老一輩圍墾人未借助任何機械設備,赤手空拳同浩瀚的蘆葦蕩展開搏斗,最終實現了灘涂開荒、圍墾造田。長興島的建設開發,也是黨的領導下全國人民艱苦奮斗、團結進取,不斷取得偉大歷史成就的一個生動展示。
適逢習近平總書記給復旦大學青年師生黨員回信一周年,支部黨員在短暫參觀后召開了以“學習總書記回信,感悟圍墾精神”為主題的支部聯合學習研討。
民商法經濟法支部書記李世剛帶領支部黨員再次學習了總書記回信內容并引導大家體會長興島圍墾精神的現實意義。他表示:長興島對崇明島的生態發展,以及上海市的農副產品供應均作出了巨大貢獻,長興島的發展凝結了黨和人民的智慧與力量。作為民商法、經濟法學科的教學科研工作者,應當發揚長興島的圍墾精神,篳路藍縷、開拓創新。
民商法經濟法支部副書記許凌艷表示:在習總書記給復旦青年師生黨員回信一周年之際,我們要牢記“心有所信,方能行遠”。“在學思踐悟中堅定理想信念,在奮發有為中踐行初心使命”,講的是要立足本職、堅定信念。通過今天實地走訪,學習了不怕吃苦的圍墾精神,這次的主題活動受益匪淺。
其他支部黨員也紛紛發言,認為沒有圍墾人的付出與奉獻,長興島就不會有今日的建設成就。作為復旦教師,應當在平時的教學、科研、行政工作中,自覺發揚拼搏進取、不畏艱難、從無到有的開拓精神。
法理法史支部書記、“鐘揚式”好老師稱號獲得者侯健表示:長興島的開荒、圍墾精神也是我黨歷史上優良作風的延續。早在陜甘寧邊區時代,我們黨就有359旅軍墾開辟南泥灣的壯舉。通過今天的實地研學,充分感受到圍墾精神拼搏、奉獻、服務的內涵,這將激勵著每一位黨員更好的開展今后的工作和學習。
“學黨史、悟黨恩”,在處處紅旗飄揚的長興島上,支部黨員充分感受到我們黨在各歷史階段帶領人民群眾銳意改革、不斷進取,解放了生產力、實現了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民商法經濟法支部將以本次活動為契機,在法學院黨委帶領下扎實推進黨史學習,牢記習總書記在回信中對復旦師生的囑托,結合圍墾精神,在工作中積極進取、勇于開拓,響應黨和國家號召,發揮學科優勢,讓自身所學服務國家、服務社會、服務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