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東南大學法學院消息,由中國人權研究會和意大利《世界中國》雜志主辦,西南政法大學人權研究院和重慶市亦格社會發展促進中心承辦的“2021·中歐人權研討會”于6月8日召開。本次研討會為第六屆,主題為“新冠肺炎疫情與生命健康權保障”,在中國重慶和意大利羅馬分設主會場。東南大學人權研究院執行院長、法學院教授龔向和,人權研究院辦公室主任張雪蓮老師以及博士生高藝可受邀參加本次會議。
本次研討會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共計180余名嘉賓參會,包括來自全國人大常委會、最高人民法院、中央宣傳部、中國人權研究會、外交部、民政部等黨政機關,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人權高專辦等國際組織的代表,來自法國、德國、葡萄牙、西班牙、奧地利、荷蘭、俄羅斯等近20個歐洲國家的政要、人權領域專家學者以及商界、法律界、文藝界、媒體界人士,東南大學、南開大學、武漢大學、山東大學、西南政法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南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西北政法大學等12家國家人權教育與培訓基地的代表和專家。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人權研究會會長向巴平措,中宣部副部長蔣建國,中國人權研究會副會長、原中央黨校副校長李君如,中國駐意大利大使館大使李軍華,重慶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鳴等同志,以及聯合國人權高專辦干事什亞米·普維馬納辛女士、聯合國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力委員會俄羅斯專家阿斯蘭.阿巴希澤先生,世衛組織非傳染性疾病部主任本特.米科爾森女士,意大利總理府代表國際合作專家卡爾羅.卡普里先生,意大利拉齊奧大區政府議員、大區政府衛生委員會委員艾米里阿諾.米努奇先生等出席會議。
研討會期間舉行了五場平行會議,在第二分會場“新冠肺炎疫情中特定群體的生命健康權保障”的主題研討中,東南大學人權研究院執行院長龔向和教授與博士研究生高藝可提交《新冠肺炎疫情中中英老年人生命權保障的比較分析》,并由高藝可做主題發言。發言針對新冠疫情下中英老年人生命權保障的現狀,從中英的人權理論、政治制度與實踐三個層面的區別著手分析。
龔向和教授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嚴重威脅了全人類生命權,老年人作為特殊人群更需要國家對生命權提供特殊保障。目前全球形成了中英兩種主要疫情治理模式,兩種主要模式展現出了明顯不同的實效,中國對老年人生命權保障效果明顯優于英國。究其原因,首先是中英關于平等權、自由權等人權理論認識的不同,其次是兩國的政治法律制度的差異,最后是兩國對老年人生命權保障采取了不同的實踐措施,具體表現為疾病治療、疫苗接種、養老機構運行、社會組織和慈善組織行動、國際合作等方面。疫情下中國對老年人生命權保障的成功經驗可為英國借鑒之策,中英及全球應加強合作,攜手共同抗疫。
在第一分會場“新冠肺炎疫情給當代生命權保障帶來的挑戰與各國應對”的主題研討會中,張雪蓮老師以《新冠疫情防空的健康權之維》為主題進行了發言,發言從三個維度分析了健康權與疫情防控之間的關系,認為健康權除了為疫情防控提供規范內容的指引,其寬泛的概念內涵也為疫情防控提供了綜合性視角,此外,由于在疫情中弱勢群體的健康權更容易受到影響,因此疫情防控措施能否對社會弱勢群體給予特別關注構成了衡量政府是否履行健康權保障義務的重要指標。
在此次研討會中,各位專家學者對新冠肺炎疫情給當代生命健康權帶來的挑戰、特定群體的生命健康權保障、公共衛生危機中生命健康權保障的國家義務、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國際合作以及新冠肺炎疫情中意大利對公民健康權利的保障進行了深入探討、坦誠交流。人類命運緊緊相連、休戚與共,各國應當為全球抗疫合作和人權治理健康發展作出更大貢獻,會議就此達成了廣泛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