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消息,2021年6月2日下午,該院2021年度商法工作坊第7期(總第22期)在中財大廈案例教室1舉行。本次工作坊的討論議題是電商平臺規制。活動邀請了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博士生、中央財經大學2020屆法學碩士王明澤同學參與討論,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商法教研室副主任周游副教授作為指導老師參與此次活動。活動流程包括指導老師引導、發言人展示、評議團隊評價、參會者提問、特邀嘉賓發言、指導老師總結及答疑贈書等環節。此次活動共有近60名校內外師生及業界人士以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參與討論。
首先,周游老師介紹了選擇此主題的原因,對本次工作坊的特邀嘉賓王明澤學長的到來表示歡迎和感謝。
隨后進入發言人展示的主要環節。我校法學院2020級研究生沙桐,法學院2018級本科生冷文曦、馬志麗,2019級本科生于學昊、童升,2020級本科生陳華溢六位同學介紹和分享了他們的閱讀收獲。
馬志麗同學總體介紹了電商平臺的定義,闡述小組選題背景,介紹目前實踐中二選一排他性交易行為模式的三種表現形式:強迫型、利誘型以及合意型;冷文曦同學以餐廳與商戶所簽訂的“排他性條款”為例來說明什么是“二選一”行為,并依據反壟斷法第19條對如何認定市場支配地位予以了說明;童升同學則從正反兩方面介紹了“二選一”行為,具體包括對該行為具有正當性和不具有正當性的內在原因的分析;沙桐同學以美團外賣代理商的行政處罰書為例介紹我國電商平臺“二選一”的現狀,并對《電子商務法》第三十五條進行了較為詳盡的分析;陳華溢同學說明了具有支配地位的平臺已經產生了“私權利”,并具體介紹了各類私權力的類型:準立法權,準執法權和準司法權;于學昊同學對平臺私權力自治所產生的問題和規制的必要性進行了分析。
接著,工作坊成員對發言人團隊進行掃碼打分。在場同學對展示的內容進行了思考和討論,并通過便簽的方式對自己感興趣的部分提出了問題。
進行第一次抽獎贈書之后,評議團隊對發言人的發言進行了評議。法學院2019級本科生秦川同學對本次展示的整體做出評價,認為展示邏輯清晰,發言人語速適中;法學院2019級本科生鄭儀蔓同學認為冷文曦同學的表述非常清晰,但同時認為發言團隊需要對其所選取案例的典型性予以說明;法學院2019級本科生李昂同學認為童升同學以理論爭議為切入、從正反兩方面介紹“二選一”行為使他打破了對“二選一”行為的可能稍有的偏見,但語速稍快有部分地方沒聽懂;法學院2018級本科生張雪認為發言團隊對于法條的理解和解釋非常到位,但是PPT的制作比較繁瑣,可以加以改進;法學院2020級本科生王漢申認為陳華溢同學從準立法權、準執法權和準司法權三個方面介紹“平臺私權力”,邏輯非常清晰,但同時表示了對平臺私權力規制有關度的疑惑;法學院2020級研究生周子揚同學認為于學昊同學展示的邏輯性很強,但同時表達了對司法審查能否做到位的擔憂。
隨后,王明澤同學以3Q大戰為切入,介紹了利用不同部門法規制“二選一”的局限性,也給大家分享了讀研、讀博的一些心路歷程。周游老師也對如何看待平臺“二選一”問題作了補充。
最后,周游老師對本學期共7期商法工作坊活動作了總結,回顧了一學期以來大家閱讀的書目和討論的議題,倡導各位不要內卷成華而不實的“空心菜”,而應當要有扎實的能力提升,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這也是工作坊開展的精髓所在。
本學期工作坊在一片掌聲中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