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山東大學法學院消息,2021年6月2日,山東大學法學院邀請美國UPSHAW PLLC顧問、美國紐約州執業律師蔣賢起博士做客山東大學法學院知識產權論壇,做了題為“美國專利法之可專利客體問題分析”的報告。本期講座由山東大學法學院教授崔立紅主持,山東大學兼職特聘教授郭慶存、法學院教授毛映紅、山東省律師協會知識產權委員會主任高金軍、山東文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夏傲福作為與談人參與了此次講座。
蔣賢起從可專利客體問題與國家戰略出發,指出美國已經將可專利客體制度與產業政策、科技創新、國家競爭、國家安全緊密聯系在一起,意圖通過強化專利權保護,降低軟件計算機類專利授權的門檻,以維持競爭優勢。針對美國人工智能委員會發布的最終報告中提出的“可專利客體問題現狀”,蔣賢起立足專利法的規定以及重要判例的歷史發展兩方面,結合美國專利法第101條對判例法下可專利客體的例外合理性和存在的問題進行了介紹,并通過梳理美國的重要判例,深入闡釋了“兩步審查法”的內涵及法院在專利案件中對該方法的具體運作。
與談環節,郭慶存教授充分肯定了蔣賢起對美國法律制度運行狀態進行的深入研究,并分析了專利權的限制問題,同時希望有志于研究知識產權的同學能夠進一步開拓國際視野。毛映紅教授立足于可專利客體的內涵和外延,認為可專利客體的適格性判斷既是法律問題也是事實問題,具有較大的實務價值。高金軍簡要評析了中美專利法可專利客體問題的新發展,并從實務角度對中國知識產權的發展和知識產權人才的培養表達了切身感悟。夏傲福指出中美貿易戰的本質是知識產權戰和人才戰,結合文衡科技公司自身的知識產權、科技政策、人才引進等業務進行了詳細介紹。
最后,崔立紅教授表示,蔣賢起分享的中美知識產權學習方法和研究方法對同學們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希望同學們能夠不斷實踐、廣泛學習,為將來我國在知識產權國際競爭中制定規則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