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廈門大學法學院消息,2021年5月30日,該院黨委組織本科生黨支部70名黨員及新發展黨員前往同安區軍營村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實踐活動。本次活動以重走習近平總書記當年訪貧問苦走過的道路,學習總書記深入基層、心系貧困山區發展、關心群眾冷暖的為民情懷為內容,組織青年黨員深入鄉村開展普法宣傳活動,開啟“黨史+志愿服務”新模式,扎實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心走深走實。法學院黨委副書記張偉,團委副書記、本科生輔導員吳維參加支部活動。
走進黨校悟初心 深學篤行強黨性
抵達軍營村后,黨員們首先參觀了高山黨校初心使命館。展館分為序廳、“兩上高山情緣”、“廈門探索足跡”、“鷺島紅色印記”、“踐行特區使命”五大展廳,支部黨員們依次參觀并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當年在廈門經濟特區與廣大干部群眾并肩奮斗的生動故事,感受了習近平總書記當年兩上高山訪貧問苦、指導脫貧的高山情緣。大家深受教育和啟發,紛紛表示:作為新時代的青年黨員,要以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為己任,把初心轉化為恒心和信念,用“知行合一”與“腳踏實地”的人生態度去工作、學習和生活,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在軍營村廈門市委黨校高山教學點,黨員們認真觀看了《時代先鋒》專題片,學院黨委副書記張偉結合軍營村的脫貧致富歷史,為學生黨員講授了一堂以“習近平總書記扶貧思想”為主題的專題黨課。張偉以“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習近平在河北正定”“習近平在福建”的一個個鮮活故事,重點講述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走訪軍營村的扶貧故事,生動再現了習近平總書記當年為帶領困難群眾擺脫貧困嘔心瀝血的感人畫面、與群眾打成一片的動人場景,系統闡述了習近平總書記扶貧思想的發展歷程、精準扶貧的深刻內涵和重要意義。張偉強調,青年共產黨員是有知識、有能力的,是新時代鄉村振興的生力軍,希望全體學生黨員要努力把習近平總書記扶貧思想轉化為推進現代化建設的真摯情懷和自覺行動,不斷夯實專業知識,提高綜合素質,練就過硬本領,牢記黨的要求和人民的期盼,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此次黨課引發了黨員們的熱烈討論。本科生第一黨支部黃栩珅感慨道,“軍營村的脫貧致富發展歷程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代表的共產黨人的扶貧智慧與初心,也是黨的領導與中國人民的勤勞勇敢品質有機結合的最佳體現。這讓我對黨的初心與使命有了更加切合實際的體會”。其他支部黨員們也紛紛表明決心,認為青年大學生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的未來建設者和接班人,要肩負起責任,扎根中國大地,力求讓人民生活得更好。
重走舊址學精神 遍覽鄉村領變化
軍營村位于廈門第二高峰狀元尖腳下,是海拔近千米的行政村,也是當年廈門市的高山邊遠貧窮村。習近平在福建工作期間,曾于1986年4月、1997年7月兩次跋山涉水遠上軍營村實地調研,并根據當地情況提出“山上戴帽,山下開發”的脫貧致富之策。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軍營村打破思想樊籬,自立自強,大力發展鄉村經濟,昔日的窮山村成為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和脫貧致富樣板村。
在軍營村首位返鄉創業青年、助力家鄉脫貧的同安區致富帶頭人蘇銀坂的帶領下,支部黨員們重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訪貧問苦之路,曾經的崎嶇山路已變成通往幸福生活的康莊大道;參觀總書記召開座談會的舊址,在這張簡樸的會議桌上,總書記曾運籌帷幄,慷慨陳辭;重溫總書記“發展山區,首先要解放思想、振奮精神、扶貧扶志”“種茶種果也別忘了森林綠化”的殷殷叮囑。蘇銀坂深情地說道,“阻礙我們致富的不是大山,是我們自己的觀念。高山曾是我們脫貧致富的障礙,而如今高山是我們發展的‘靠山’:新鮮的空氣、宜居的環境、可口的農家菜,真應了總書記說的那句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黨員們漫步軍營村實地感受村容村貌,不僅走入了高山集市與村民們交談,還觀賞了九龍溪、七彩池等景點,深刻體會到軍營村在精準扶貧后的巨大變化,以及其在鄉村振興大背景下開拓的宜居、宜業、宜游模式。“我們今天重走了總書記當年走過的路,感受了這個村莊幾十年來的發展變化,深切領會總書記的為民情懷”,今年暑期即將奔赴寧夏支教的第23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方海靜表示,“我將不斷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精準扶貧戰略思想,做好教書育人、服務育人工作,在與支教地群眾‘打成一片、扭成一團’中,帶去知識與夢想”。
深入群眾普民法 法治建設獻力量
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在習近平總書記扶貧思想的深刻感召下,支部黨員們組建普法志愿服務隊,積極踐行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深入軍營村的田間地頭開展民法典普法宣講活動,幫助村民增長法律知識,助力鄉村振興。
“自己家養的鵝跑到別人家和馬路上,被其他人撿走了,撿到的人拒不退還要怎么處理?”“自己晚年立遺囑分配財產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這個活動很有意義,我要讓子女們認真看看民法典的宣傳資料,保護好自己的合法權利”……軍營村中掀起了民法典學習熱潮。黨員們走街串巷,為村民們發放民法典宣傳材料,針對民法典中與村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相鄰關系糾紛、宅基地問題、婚姻家庭糾紛、土地承包經營問題等鄉村熱點問題進行了講解,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引導村民們提高自覺守法意識,讓村民們對運用民法典加強自身權利保護有更深刻的理解。
為人民謀幸福,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擺脫貧困,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承諾和擔當。法學院本科生黨員們在同安軍營村中深切感受到習近平總書記深入基層的愛民為民情懷,加深了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解。接下來,學院將繼續打造“黨史+志愿服務”新模式,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引領,開展系列學習實踐活動,真正把“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的要求落在實處,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效轉化為為人民服務的強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