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6日下午,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研究基地揭牌儀式暨研討會在上海政法學院綜合研究中心107室舉行。上海政法學院校長劉曉紅,青浦區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趙明,吳江區區委常委、區公安局局長李文斌,嘉善縣縣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張錫鋒出席并致辭,青浦區、吳江區、嘉善縣政法委等單位的領導與工作人員共100余人參加會議。會議由法律學院院長侯懷霞主持。
在會議第一階段,劉曉紅致辭向與會人員表達了熱烈歡迎,介紹了上海政法學院近年來的整體發展情況以及人民調解專業方向的特色與成就。劉曉紅表示,為進一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重要講話精神,提高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上海政法學院與青浦、吳江、嘉善三地政法委簽訂合作協議并舉行研討會,相信四家單位的合作必將對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發揮重要推動作用。
青浦區委政法委副書記曹秋龍,吳江區委政法委副書記沈正華,嘉善縣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顧紅勝與上海政法學院法律學院副院長王康,共同簽訂了《“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研究基地”合作協議》。
簽訂協議后,劉曉紅、趙明、李文斌、張錫鋒共同為“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研究基地”揭牌。
李文斌、張錫鋒分別講話,對研究基地的成立與研討會的召開表示了祝賀,并對上海政法學院籌備此次研討會表示感謝。李文斌表示,要以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研究基地的成立為契機,對標國際一流標準,以一體化思路為舉措,進一步提升治理成效。
張錫鋒表示,“青吳嘉”三地合作日益密切,社會治理成效初步體現,設立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研究基地意義重大,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進程中邁出了堅實有力的一步。
在會議第二階段,來自青浦區、吳江區、嘉善縣和上海政法學院的專家、學者分別發表演講,就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議題展開研討交流。
青浦區委政法委副書記曹秋龍指出,青浦區扎實推進平安建設各項工作,充分發揮“平安青浦”指標體系考評的“指揮棒”作用,加強過程考核,每月對11個街鎮進行考評。在工作銜接的加強中,嚴格落實三方面舉措:注重對標對表,注重全面全程,注重細化深化。
青浦區委黨校講師李秀元以黨建對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全過程的影響為視角,提出黨建引領是市域社會治理工作的“智慧大腦”“沸騰血液”和“天然基因”,發揮著統管工作的作用,占據最基礎的前沿陣地,決定著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的基調和底色。
吳江區委政法委副書記金江華提出,為服務保障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青吳嘉”共建“C位長安”,堅持在協同發展上下功夫,在提質增效上求突破,在綠色發展上出實招,持續聚焦“一體化”和“高質量”,共同建設高質量平安示范區。
吳江區委黨校校委委員、教研室主任黃正術以“江南文化”為視角探討了文化與社會治理的關系。他指出,江南不僅是地理概念,也是社會政治概念,應當充分發揮“江南文化”在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中的作用。
嘉善縣委政法委平安綜治督導室副主任沈文介紹了嘉善縣“智安小區”建設的經驗。“智安小區”的建設采用多元數據采集、利用預警研判、精準化疫情防控,實現了社區管理的共治共享。
嘉善縣委黨校理論教師許承忠介紹了嘉善縣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最多跑一地”改革的實踐探索經驗。“最多跑一地”改革是“最多跑一次”改革向社會治理領域的延伸,也是社會治理從強調“維穩”到強調“維權”的一次重要轉變。
王康分享了對市域社會治理中的風險預防理念及實現機制的思考。他認為,傳統風險和風險社會的風險不同,在市域社會治理中應對二者采取區別對待的風險預防策略。市域社會風險治理應當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風險預防原則,協調發展與安全的關系,從治理體系、治理措施、治理結構等方面進行制度完善,提升市域社會治理中風險預防的精準度和有效性。
上海政法學院法律學院教授梁德闊從韌性治理的視角對我國疫情防控的經驗進行了總結。他指出,韌性治理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韌性治理的核心目標是維持系統的功能性,即在災害發生后能夠保持功能或盡快恢復功能,應充分發揮韌性治理的連接性策略、多功能性策略和多樣性策略,有效提升公共衛生體系對疫情的應急能力。
侯懷霞高度評價了“青吳嘉”與上海政法學院“三地四家”的合作模式,表示在下一階段將具體落實協議,充分發揮研究基地的作用,深化校地合作共建,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的實施。
趙明做總結講話。他指出,“青吳嘉”三地的合作是構建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一件大事,要以此為契機大力推動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研究。要把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作為當前的重要任務,堅持高點站位,直面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新的挑戰,從更高的層面上打造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新的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