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4日,伴著熹微的晨光,華僑大學法學院的師生共聚在廖承志廣場上,迎來法學院“傳百年薪火,做新時代青年”主題升旗儀式。出席升旗儀式的領導老師有黨委副書記張彬老師、團委書記呂煜老師、輔導員白雨露老師。在全體師生的注目下,伴著激昂的國歌,五星紅旗冉冉升起,乘著微風,飄揚在廖承志廣場半空。
黨委副書記張彬老師在國旗下講話,情真意切地講述了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征程。張彬老師從黨這百年征程中提取出三個關鍵詞:一是“銳意進取”,沒有銳意進取,沒有偉大成就。不論是革命戰爭年代,還是新中國探索的年代,亦或是十八大以來的新時代,銳意進取都是黨攻堅克難,取得成就的必要條件;二是“勇于創新”,中國共產黨正是靠著創新,敢于走前人沒有走過的路,做別人沒有做過的事,探索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三是“責任擔當”,數以萬計的人在自己的崗位上擔負起自己的責任,才共同構筑起全面小康社會的高樓大廈。張彬老師以這三種精神來鞭策法學院的同學們不懈努力,持續奮斗;勤于思考,勇于創新;敢于擔當,奉獻自我。
2017級法學(涉外法律方向)1班的侯宇鋒學長在本次升旗儀式中進行了他在華園的最后一次國旗下的演講。侯宇鋒學長提及安徽合肥的“延喬路”(取自陳延年、陳喬年),路的盡頭是一條“繁華大道”,以此來激勵莘莘學子。正值青年的我們肩負著建設社會主義法治事業的重任,要做志存高遠,信念堅定的青年人;要做苦練本領、力增才干的青年人;要做敢于擔當,勇挑重擔的青年人;要做勇于實踐、拼搏奮斗的青年人。學長愿當代青年恰如涓涓細水,永葆內心清澈和純粹,保持坦然的平常心和正確的進取心,以只爭朝夕的緊迫感、永不懈怠的使命感,專心致志,傾盡全力,創造出經得起檢驗的成績。
法學院師生齊聚,百人齊誦《少年中國說》,合唱《少年》,青春的氣息灑滿了廖承志廣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百年的時光逝去,但那鐫刻在中國人的骨血里的壯志豪情不曾逝去。百年征程中,中國人民初心不改,中國少年豪情不變,那是一壇梅花樹下的佳釀,歷過風霜,抗住時光,經過百年的洗禮,愈發醇厚可貴。將大國之夢牢記于心,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新時代的青年,要以強國富民為己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讀書,把愛國之志轉化為報效祖國的實力行動。努力學習,不斷拼搏,勇于創新,激勵自我,為祖國奉獻自己的力量,為中華民族的發展譜寫嶄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