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東南大學法學院消息,該院第四期博士生學術沙龍于2021年5月19日晚上在法學院五樓會議室如期舉行。本次沙龍由2020級博士生曾亞梅同學做題為“法治政府建設的新問題及其應對”的報告,東南大學法學院2017級博士生張運昊、2019級博士生魏文松、朱崢、2020級博士生華子巖、劉錦作本場報告論文點評人,本次沙龍共有10余位碩士、博士生參與。
沙龍伊始,主持人劉星向參與沙龍的同學簡要介紹了本次沙龍參與的報告人與評議人,并對“報告人報告——評議人評議——自由評議——報告人回應”五個環節組成的研討流程及時間安排進行了簡要介紹。緊接著,報告人曾亞梅同學就自己此次報告論文的選題來源、寫作思路、大綱及論證展開、存在的困惑進行了詳細的介紹。
評議環節,評議人張運昊首先分享了一個好的選題應該具有的特征:一是能夠一句話說明選題要論述的問題,并通過一個中心思想貫穿文章始終,二是選題大小適中,實現“論域-論題-命題”三個層次的具體化;其次,從新觀點、新方法、新材料、新視角四個方面介紹了如何使自己的論文具有創新性;最后,基于上述兩點對報告論文提出從論題下沉到命題、轉換論證思路、豐富“習近平法治思想”觀點形成的原始文獻等方面的建議。評議人魏文松從文章中習近平法治思想對法治政府建設基本要求總結的五個方面是否科學、二級標題凝練度以及論證邏輯的嚴密性幾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議。評議人朱崢建議報告人選擇習近平法治思想與法治政府建設聯系最突出的2-3個點作為全文論證的基礎,拋棄既有的面廣點多的論證方式,并注意區分習近平法治思想與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法治政府理論。評議人華子巖指出文章存在范疇混同、論證體系不夠完善、問題意識不夠突出和論證不夠簡潔等方面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完善建議。評議人劉錦建議文章采用“政策解讀型”的寫作手法,選擇核心的幾個觀點展開“以思想引領建設”的結構式論證,并注意“政府”與“公權力系統”在論證內容上的區別。
場上的2020級博士生宋凡、于一帆、王麗潔、2020級碩士生袁周等同學圍繞著“大題大作型”論文論證方式、論證體系的完整性等方面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主持人劉星同學在總結了場上評議意見后,就報告論文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最后,報告人曾亞梅同學對本次沙龍的參與人表達了感謝,并對部分評議觀點進行了追問與探討,她表示,沙龍結束后將合理吸收評議觀點,對自己文章進行調整完善。本次沙龍至此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