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消息,2021年5月13日,該院承辦的第四期“惠園課程思政講習活動”在寧遠樓729會議室舉行。本次活動以“法學類專業課程思政建設”為主題,由法學院馮輝教授進行示范課講解。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副校長王敬波出席活動并講話。教師發展與教學質量評估中心主任縢云、法學院院長梅夏英、分黨委書記楊曉平、副院長龔紅柳、副院長邊永民、分黨委副書記張莉、副處級組織員裴秋蕊以及法學院30余位師生代表參加本次活動。活動由副院長邊永民主持。
首先,由教師發展與教學質量評估中心主任縢云介紹本次活動的背景。縢云主任強調,課程思政建設“關鍵在教師,陣地在課堂”,法學院在塑造學生價值觀方面存在固有的學科優勢,在大力培養涉外法治人才的背景下應當將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做出自己的特色和亮點。
活動的第二項內容是由法學院馮輝教授進行示范課講解。馮輝教授以“經濟法的實質公平原則——以本科《經濟法學》課程中的個人所得稅法為例”為題,從實質公平原則的內涵出發,對《個人所得稅法》第6條進行課程思政角度的解讀。馮輝教授通過對個稅專項扣除和專項附加扣除規則的分析,闡述了我國個人所得稅法中體現的對公民的人文關懷,以及國家治理層面的整體化考量。馮輝教授認為,實質公平原則有利于構建并完善合理的社會分配秩序,彰顯了國家和法律的人文關懷,在經濟社會發展中落實了“人民至上”的理念。
講解結束后,參會教師進行互動交流。梅夏英院長對示范課進行點評,他指出,馮輝教授在課程講授中所傳遞的價值觀對學生而言具有積極的引領作用,法學類專業課程與思政課程密切相關,在課堂上應當貫穿課程思政的理念,注重對學生價值觀的塑造,教師給學生傳授的不僅是知識體系,更是如何做一名具有家國情懷的合格法律人。
活動最后,王敬波副校長進行總結發言。王敬波副校長高度肯定了馮輝教授的示范課講解,她強調課程思政建設的重要目標是為黨和國家培養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此次課程思政示范課堂注重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法律思維、社會責任等,達到了課程思政建設的效果。王敬波副校長強調,課程思政講習活動具有教書育人和教師提升的雙重價值。在育人方面,課程思政建設要充分發揮教師教書育人的作用,特別是價值觀的引領作用;在教師提升方面,課程思政建設深入挖掘課程背后的價值,對教師自身的專業能力有極大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