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消息,2021年5月9日,該院2021年本科生春季黨校培訓班在文瀾310教室和111教室舉行。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2017級本科生輔導員李鑫老師、2019級本科生輔導員朱亞男老師、2018級本科生輔導員楊茹老師以及王浩老師為197位入黨積極分子授課;憲法與行政法學系胡弘弘教授、2019級本科生輔導員危曉燕老師、2018級本科生輔導員褚晶晶老師以及研究生輔導員曹麗萍老師為257位發展對象和55位預備黨員進行培訓。
在入黨積極分子的培訓中,李鑫老師以“黨的光輝歷程—中共黨史”為題展開講述。她以時間為線索,帶領同學們回顧中國共產黨開天辟地、櫛風沐雨的成立歷程,借生動的故事重現中國共產黨的重要發展節點,向同學們展現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增強了同學們對黨的情感認同、理論認同和政治認同。
朱亞男老師以“端正入黨動機,以實際行動爭取早日入黨”為題講課。她指出,正確的動機為正確行動提供精神支撐,倡議同學們嚴格要求自己,加強黨性修養,成為“姓黨、知黨、愛黨”的優秀黨員。朱亞男老師強調,入黨動機是黨員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反映,同學們不僅要在組織上入黨,更要在思想上入黨。
楊茹老師圍繞“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歷史使命”開講,講述了我們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走過的風雨歷程,科學分析了新時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現實基礎,明確提出了新時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要求、新戰略,體現出強烈的使命意識、勇毅的使命擔當、堅定的使命自信。她希望同學們能夠堅定入黨決心,不斷提高自身文化素質,為祖國發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王浩老師向同學們介紹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他強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新時期全體黨員和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動綱領,“八個明確”和“十四個堅持”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重要行動指南。王浩老師結合中國共產黨的目標理念與精神內核,鼓勵同學們學習新思想,爭做新青年,為加入共產黨隊伍砥礪前行。
在發展對象和預備黨員的培訓中,褚晶晶老師以“中國共產黨—史上最牛的創業團隊”為題,結合習近平總書記提到的黨史故事,為同學們講述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程。從南陳北李相約建黨到嘉興南湖紅船上的宏偉藍圖;從陳望道同志匠心巨筆、追尋真理到新時代中國砥礪奮進、不忘初心,一百年風雨兼程,中國共產黨創造了新時代中國的騰飛。歷史不容忘卻,精神一脈相承,褚晶晶老師提醒同學們要不斷提高政治覺悟,緊跟黨的步伐,以民族復興為己任。
曹麗萍老師對黨章內容展開了詳細的解讀。她從黨章的框架結構入手,對黨章內容進行了細致的講解,并著重分析了黨章的修改之處,幫助同學們把握黨章的最新動態,使同學們對共產黨和共產主義精神有了更深的認識。
危曉燕老師圍繞“光影流年,中南榮光”這一主題授課,向同學們普及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七大時期以及六易校名的校史,指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成立、發展是響應國家需要的寫照,亦是時代發展變遷的縮影。她借湖北財經學院時期群星璀璨的“法學第一班”鼓勵同學們,要以王利明、吳漢東等優秀校友為楷模,學于中南,亦志向家國。同學們在危曉燕老師的講解中增進了對學校歷史的認識,提升了對學校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最后,胡弘弘教授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為主題展開講述。基于我國法治建設的時代背景,胡弘弘教授對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內容及意義進行了詳細介紹。她認為,預備黨員應當主動適應時代發展需求,提升自身規則意識,嚴格規范自身行為,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積極投身法治實踐,為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貢獻更大的力量。
本次黨校培訓班提高了同學們對黨的認識水平,鼓勵同學們增強理論學習自覺性,不斷提升自身思想境界,堅定理想信念、堅持完善自我,增強了同學們的身份認同、責任感以及擔當意識,有利于同學們堅持正確的方向,爭做合格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