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吉林大學法學院消息,吉林大學法學院教授、吉林大學司法數據應用研究中心研究員蔡立東在《中國社會科學》2021年第四期發表論文《從“權能分離”到“權利行使”》。
蔡立東教授認為,用益物權的生成機制關涉物權制度的架構和容量,蘊含著物權法理論創新的巨大潛能。就解釋民法典頒行前的我國用益物權制度而言,“嫁接式具體權能分離說”進行了有益的理論探索,但其未能超越既成“權能分離說”的固有范式,亦無法擺脫該范式的內在缺陷。民法典豐富了用益物權的種類,提供了以堅持社會主義公有制為前提,通過市場機制配置和共享土地等要素資源的法實現方案。基于制度實踐的轉型升級,以“權利行使”為邏輯線索架構用益物權的生成機制,有益于彌合既有理論與中國實踐的罅隙,提升理論的解釋力,為多層級用益物權體系的建立奠定學理基礎。
蔡立東教授長期致力于權利理論的研究,尤其在民事權利研究上成果斐然,在學術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