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山東大學法學院消息,近日,《大眾日報》“文化觀察”欄目以“版權保護與‘二次創作’如何找平衡?”為主題,對該院知識產權法研究所所長,山東省版權教學與科研基地主任崔立紅教授進行了采訪。
采訪中,崔立紅教授指出判斷影視類短視頻是否侵權需要兩項標準,一是征得著作方同意,二是支付一定的報酬,后者必不可少。她認為在短視頻領域,判定侵權成本極高,而且不易操作,“短視頻普遍時長較短,而且數量龐大。認定某個短視頻是否侵權,不僅遠遠超出了短視頻平臺和視頻制作者的能力范疇,而且即便在法院審判環節,也是一件很難把握的事情。”在崔立紅教授看來,在產權的兩大保護規則——財產規則和責任規則中,短視頻的特殊性決定了它只能適用于后者。“在交易成本很高的情況下,使用影視作品不需要一個個取得授權,但必須要付費。”平臺可遵循“先授權后使用”的原則,打通版權人、長視頻平臺與短視頻平臺之間的授權渠道,短視頻平臺在取得授權之后,面向用戶開放可供使用的素材庫。用戶則要依照“先付費后使用”的原則,購買素材的使用權之后再進行“二次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