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天津大學法學院消息,2021年4月29日,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人民法院與天津大學法學院合作共建天津自貿司法研究·實踐基地簽約儀式在新區法院機關訴訟服務中心4樓舉行。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張長山,審委會專職委員田學新,各業務部門負責人,課題組成員代表,各業務部門聯絡員;天津大學法學院院長孫佑海,副院長楊健,咨詢專家代表董妍副教授等師生出席會議。儀式由田學新主持。
孫佑海院長致辭。他指出,本次基地共建不僅是落實《教育部、中央政法委關于堅持德法兼修實施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養計劃2.0的意見》,強化法學實踐教育,完善協同育人機制的要求,也體現了全面依法治國進程中法律職業共同體的協同創新。“學術研究不能脫離司法實踐”,高校理論界和法院實務界的協同合作,是“雙向互動”,有利于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合作共贏、共同發展,既是新形勢下法院機關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升業務能力和法律水平的有效途徑和重要措施,同時也為天大法學院師生參加社會實踐提供了非常好的教學科研實踐基地。希望雙方共同努力,在人才培養、學術研究、專家咨詢等方面取得豐碩的合作成果,共同探索高校拔尖法學人才和法院學者型法官相互促進的培養機制和范式,為“津城”“濱城”高質量建設做出天大法學院的貢獻。
張長山院長致辭。他指出,天津自貿法院與天津大學法學院合作共建“天津自貿司法研究·實踐基地”是自貿法院聚力自貿法治建設的重要探索;是聚焦自貿區創新發展產業要素,打造高質量自貿司法保障創新成果的重要抓手;是促進法學理論與法治實踐與時俱進,用法治賦能自貿區創新創業創造的重要環節;是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鍛造一支德才兼備高素質法治隊伍的重要途徑。希望雙方以此作為新的起點,將工作融入自貿“試驗田”發展,融入“津城”“濱城”雙城發展格局。一是共建自貿法治交流平臺。發揮院方豐富的司法實踐資源和校方雄厚的教學科研力量優勢,通過專家咨詢、學術交流實現自貿區司法實踐與理論研究的良性互動;二是共育自貿法治創新人才。通過項目導師、互派講學、實踐教育等常態化機制,共同培養更多理論與實踐融會貫通的高素質法治人才;三是共創自貿法治特色品牌。促進天津自貿區法學理論研究和創新實踐深度融合,打造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自貿區司法保障經驗和理論創新成果。
課題組成員代表田瑞剛發言。他期待通過合作交流,進一步實現法學理論與司法實踐的融合。他表示今后在課題研究中,將首先做到具備問題意識,帶著問題開展審判實踐工作;其次,積極對接天津大學法學院,深度落實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要求,充分實現教育互動,協同共進。最后,將在課題導師的指導下,找出問題切入口,找準問題研究路徑,共同謀劃課題研究方向,開展深入的理論和實踐研討,促進司法理論不斷豐富和發展。
咨詢專家代表董妍發言。她以“依法行政”的研究為例指出,法學院與自貿法院的合作,能夠實現雙方優勢互補,有助于解決高校研究人員“空對空”的研究困境,立足于當下,找到真正有價值的選題,有利于師生深入了解司法實踐,也有助于學生研究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