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京理工大學法學院消息,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周年,百年黨史,就是中國人民爭取獨立自主、繁榮富強的奮斗史。2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指出:“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牢記初心使命、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偉業的必然要求”。為加強黨史學習教育,從歷史中汲取經驗和前進動力。4月29日,法學院研究生第二黨支部、宇航學院20級碩士第五黨支部邀請法學院國際法研究所黨支部,共同開展“追尋北理足跡,傳承紅色基因”師生聯學聯講黨史學習教育活動,師生同道,循著北理工的足跡,學習黨史,傳承紅色基因。
下午14:30分,參加人員在校史館集合,由校史館講解員帶領參加人員參觀校史館。參觀過程中,講解員細致地講述了北京理工大學的校史。作為中國共產黨創建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在抗戰的烽火中誕生,從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她有著光榮的愛國主義傳統和強大的紅色基因。從延安到華北再到北京,從自然科學院到北京工業學院再到北京理工大學,延安根,軍工魂,矢志國防,循著北京理工大學的足跡,參加人員深入地了解了中國共產黨自力更生的信念和發展國防工業的決心。
隨后,參加人員一同前往模擬法庭,開展師生交流活動。先是由法學院國際法研究所黨支部書記李華老師圍繞她所讀書籍——《決戰:毛澤東、蔣介石是如何應對三大戰役的》,向大家分享了該書的重點內容,以及讀書心得。李華老師談到,三大戰役是解放戰爭獲勝的決定性戰役,在三大戰役中,正是因為中國共產黨能夠代表中國人民的利益,獲得了全國人民的支持,才能以小米加步槍、人數占劣勢的解放軍擊敗裝備先進、人數占優勢的國民黨軍隊,贏得三大戰役的最終勝利。
之后,法學院的武飛航同學和宇航學院的魏森宇同學、張旭東同學分別向大家分享了自己學習的黨史故事以及學習心得。武飛航同學分享的是中共一大的歷史片段,武飛航同學講述了建黨節日的由來以及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式時間的溯源工作,以及中共一大轉移到嘉興南湖的歷史背景。魏森宇同學結合自己學習《論中國共產黨的歷史》的過程,圍繞“全面科學地闡述毛澤東同志和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功績和歷史地位”的主題分享了自己的學習心得,同時闡述了學習黨史的重要意義,號召大家深入學習黨史。張旭東同學分享了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期間的奮斗歷程,從戰略防御階段到戰略相持階段再到戰略反攻階段,他表示,正是由于中國共產黨始終能正確分析局勢,抓住主要矛盾;始終能聯系群眾,關注民生,才能獲得中國人民的支持,推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最終贏得抗日戰爭的勝利。在老師和同學們分享黨史故事、學習心得期間,參會同學踴躍發言,參與了交流活動。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我們不禁感慨,現在享有的一切,都離不開老一輩革命家的奮勇拼搏。參與活動的師生們表示,將立足當下,砥礪前行,繼承革命先驅們的衣缽,真正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