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南開大學法學院消息,2021年4月23日,由黨委研究生工作部主辦、法學院承辦的導師有約活動在學院舉行。本次活動聚焦刑法立法前沿,邀請法學院副教授王強軍深入解析刑法修正案(十一)亮點。
活動中,來自4個小組的8位同學分別就刑法修正案(十一)關于“刑事責任年齡降低”“強奸罪與強制猥褻、侮辱罪的修訂”“高空拋物入刑”“妨害公共交通工具安全駕駛入刑”等熱點問題發表觀點。
王強軍圍繞同學發言進行點評,并就刑法修正案(十一)的整體內容進行解讀與評價。王強軍認為,刑法修正案(十一)回應了公眾需求與社會關切,作為法律人同時也要保持批判思維,謹慎對待刑事立法,避免陷入“情緒化立法”的泥潭。他談道,刑事立法應當注意立法措辭的嚴謹性。立法者在修訂法律的過程中應當使用嚴謹的立法用語,避免因為詞義寬泛導致法條的含義過于模糊。王強軍告誡同學們,研習某項罪名,只有洞悉它的立法進程,個人的認識才能更加深刻。刑法某罪的有無、某罪的由重到輕或由輕到重,均經歷了一個變化的過程,只有掌握了該罪名的變化歷程,才能更好地理解、適用該法條,也才能知悉該法條未來的何去何從。刑法修正案(十一)在正式出臺前,針對某些犯罪的修正,每一次的審稿均會發生變化,法條的整個變化過程充滿了各種力量的交織碰撞,最終呈現了刑法修正案(十一)的現有規定。
此次活動加深了同學們對刑法修正案(十一)條文內涵的認識。據悉,法學院將繼續開展“導師有約”系列活動,為師生提供學術交流平臺,助力學子學術成長,拓寬學術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