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華南師范大學法學院消息,2021年4月22日晚上7點,華南師范大學法學院主辦的“民事與刑事”講座在模擬法庭順利舉行。本次講座主講人為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原政治部主任、越秀區法院原院長葉三方。法學院副院長陳永鴻主持講座,法學院近100名研究生到場參加了此次講座。
本次講座的主題緊扣民事法律關系的判斷,圍繞定罪量刑的相關問題,并結合經典案例和法學理論開展。
葉院長先通過對“空白罪狀”的講解,表明民事權與刑事定罪量刑的緊密關系,指出民事權利正在不斷影響著刑事的定罪量刑,國內許多學者也開始在關注這一問題。
葉院長進一步從兩個現實案例進行反思。他首先列舉了“徐艷案”,討論了如何從倫理角度判斷敲詐勒索的尺度。從《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他引出對生產、銷售假藥問題的判斷和處理,就民事判斷與刑事規制發表了自己獨特的見解。在與同學們探討了之前著名的“二維碼偷換案件”后,他提出:無論是刑事還是民事,都會涉及財產問題,那么最終如何解決呢?葉院長認為:民法需要擴張,刑法需要謙抑性。
葉院長還建議同學們要有扎實的理論功底與開闊的視野,重視理論的同時也要關注立法,積極踐行,不僅要學習書本中的知識,還要多參與實踐。同時,葉院長根據自己十幾年來的工作經驗,給同學們提出了建議:在實習期間,從立案庭開始,積累經驗,再到其他相關業務庭。
最后,陳院長為大會總結陳詞,并再次感謝葉院長的到來以及對同學們的諄諄教誨,本次講座最終在熱烈的掌聲中圓滿結束,同學們獲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