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華東政法大學消息,2021年4月12日晚,上海博和漢商律師事務所主任、上海市律師協會副會長、上海市普陀區法學會副會長林東品應邀在該校松江校區主講本學期“法治中國”課程第六講“法治進程中的刑事律師”。課程由校黨委教師工作部部長、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趙慶寺教授主持。
何為刑事律師?林東品介紹道,刑事辯護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辯護人針對控方指控所提出的論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罪、罪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以及程序性權利受到侵犯的情況,以保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權益的訴訟行為。刑事律師是執行該訴訟行為的人群。林東品介紹了刑事律師的權利與義務。同時,從實體性辯護和程序性辯護兩個方面介紹了辯護權行使。
林東品認為,刑事辯護的價值包括外在價值和內在價值兩部分。外在價值體現在程序正義、程序平等兩方面,內在價值則體現在保障無辜者不受刑事追究、保障法律規則正確理解及實施兩方面。同時,林東品指出,刑事辯護行為也存在著一定的風險,如辯護行為可能會受到刑事犯罪的指控、可能會引起各方的誤解與指責。
在“刑事辯護領域的熱點問題”部分,林東品從定義、制度的由來與價值、刑事律師的有效參與等角度對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進行了簡要介紹。借助高空拋物罪、妨礙安全駕駛罪等具體案例,林東品對《刑法修正案(十一)》的立法變化進行了闡述。
林東品對法科生提出了的幾點建議:打好理論基礎,并將理論運用于實踐,重視寫作能力與表達能力提升,關注社會熱點等。課程最后,林東品就學生提出的疑問進行了解答。
為對接全面依法治國戰略布局,華東政法大學立足學校辦學特色,依托優勢學科,整合優秀師資,專門開設“法治中國”品牌課程。課程主要聚焦習近平法治思想、中國法治實踐等核心內容,旨在堅持立德樹人目標,加強大學生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和法治理念的培育和提升,培養德法兼修的高素質法治人才。